矿物质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矿物质有哪些生理功能(2002.04.04)
营养常识
双击自动滚屏,单击停止
矿物质之所以是人体的重要元素,是因为它们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它们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骨骼和牙齿中含有大量的钙、磷、镁,人体内99%的钙,80%的磷存在于骨骼中。骨头为什么这样硬,原因就在这里。蛋白质中含有硫、磷等。食物中长期缺乏矿物质,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身材矮小。
其次,矿物质是细胞内外液的主要成分。缺乏矿物质,体液就失去平衡,发生脱水。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静脉补液的生理盐水,就是100毫升蒸馏水加入0.9克氯化钠制成的溶液,与细胞外液的含钠量接近。从静脉输入可以补充体内水分和钠的不足。其实,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不需要在食物中加入盐分。因为,食物中本来就含有盐分,人体又能很好的保存盐分。但是,由于人们养成了食盐的习惯,在食物烹调时就要加盐,否则就会感到谈而无味。当然适当的盐摄入量对人体并无大碍,但过高的摄人量就会有害人体了。如高盐摄入地区的人群,心脏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大鼠试验证明,用高盐食物喂养能诱发高血压。
第三,矿物质可保持神经和肌肉的适度兴奋。血液中钙缺乏时,神经和肌肉就会过度兴奋(过敏),造成脾气焦躁,动不动就发火,爱吵架;还会发生肌肉痉挛(俗称抽筋)。
第四,矿物质是构成机体某些功能物质的重要成分。如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系统中的铁,甲状腺索中的碘等。缺乏某种矿物质,就会引起某种生理障碍。血液凝固时,必须有钙的存在;否则血液就凝固不起来。由于铁的吸收率一般只有10%—20%,加之动植物食品中一般含铁量都较低,谷物中的植酸,蔬菜中的草酸,茶叶中的鞣酸,都会抑制铁的吸收。人工喂养婴儿易出现缺铁,因为母乳中铁的吸收率为50%,而牛奶仅为10%。持续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