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南存辉:智能电网影响比互联网还大(2)

王朝站长·作者佚名  2010-03-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南存辉代表介绍,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我国政府做出承诺:2020年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左右,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届时,新能源接入比例大幅提高,对电网智能化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南存辉认为,智能电网建设,不仅着眼于电力供应的廉价、安全、可靠,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本土资源的核能、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实现 “以电代油”、“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问题。并带动风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现代电力铁路系统等多个产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推动我国制造业、交通运输及能源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南存辉代表说,建设智能电网,需要在立法体系中确立对企业和用户的奖惩机制。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大的公共用品定价空间,以富有弹性的价格体系刺激民间投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热情,促进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广泛应用。

南存辉代表说,建设智能电网,需要在产业发展规划中鼓励扶持新能源产业、规定省级行政区域年度碳减排标准、制定建筑能耗标准等。建立分级、分区竞赛式的向低碳经济转轨的模式,调动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积极性。

“建设智能电网,需要建立政府指导与市场相结合定价机制。如果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购电议价权和本地电价定价权,必将刺激地方政府建设用户端网络,运用价格杠杆主动调峰、引导节能技术推广、发展分布式能源的积极性。”南存辉代表说。

(责任编辑:GH)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2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