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的温暖 15万以下装备座椅加热车型

王朝汽车·作者佚名  2010-01-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寒冷,近段时间大多数北方地区的最低气温都一直在-10℃以下,室外真是滴水成冰。为此,我们特别向大家介绍过如何挑选那些在雪天容易驾驶的车辆。但驾驶毕竟只是车辆应用的一部分,乘坐时的舒适性同样是车内乘客所关注的,我们今天就来重点关注一下能在乘坐时保证乘客温暖的配置——座椅加热。

座椅加热在时下早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不少低价车型也有配备,其大多是与真皮座椅配套出现——毕竟在冬天时,真皮座椅比绒布的表面温度更低、对于加热的需求更为迫切。今天,我们就以15万元为限,看看都有哪些经济的车型装备有这种“温暖的贴身”配置,而其中,又孰优孰劣……

通用雪佛兰科鲁兹——它的温暖只能照顾到前排乘客

价格区间:10.89万-14.89万

科鲁兹是目前国内最受关注的紧凑型车——这样一款主打运动性能的产品,电视、网络中处处都能看到人气极高的米帅开着他“越狱”,很是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消费者的眼球。

科鲁兹自上市以来,一直是国内的高人气选择

诞生于通用最新Delta II平台上的科鲁兹整体硬朗而张扬。跑车般的车身比例、弧形的车顶曲线、雕塑感的肩部线条,搭配上略短的车尾部,科鲁兹可以说勾勒出了一幅最标准的“街头战车”形象。

而且科鲁兹的前脸并没有常见跑车那般尖锐犀利,而是厚实粗壮,看上去更有美系车的那股“肌肉范儿”,平添几分阳刚的感觉。

科鲁兹的内饰使用了源自克尔维特跑车的“双座驾驶舱”设计概念:内饰板的设计与色彩和前排座位相呼应,同时从中央仪表盘处向两边对称延展,赋予驾驶者和乘坐者同样的驾乘体验。

科鲁兹的内饰设计很有未来科技感,更能吸引追求个性的年轻人

虽然科鲁兹的材质只是同级车中的平均水平,但深色的材质颜色很好的掩饰了硬塑料的手感。而且装配工艺比较严谨,没有那种松散的感觉,按键、旋钮也都阻尼清晰,使用手感都不错。

不过在内里“保暖性”方面,科鲁兹可算不上厚道:只有顶配的SX车型标配真皮座椅与座椅加热功能,还只是加热前排座椅,后排乘客在冬天除了指望暖气快点热起来,取暖还是得靠抖。

科鲁兹拥有2685mm的轴距,车内乘坐空间表现很不错:前排头部空间很大,以身高一米七五的乘客为例,头到车顶能有近一拳半的距离;

受限于动感车身的线条限制,后排座椅的头部空间相比前排明显下降,也就是一拳的距离,腿部倒是很充裕,能有两拳的活动空间。

科鲁兹搭载的分别是通用最先进的1.6升和1.8升 Ecotec DVVT发动机,和5速手动变速箱/六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动力配置在同级车中还是颇有科技型优势的。

尤为难得的是,科鲁兹使用的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和新君威的6挡变速箱相同,在同级别中处于领先位置,不仅操作简便,动力输出平顺,同时还兼顾了油耗经济性。

● 点评:

虽然外形硬朗动感,还参加了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但其实科鲁兹整车的调校还是偏舒适、安逸,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技术先进,但为了照顾动力输出的平顺性和油耗经济性,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性能表现。当然,科鲁兹优秀的地盘调校和如臂使指的转向控制,还是让人颇有好感,推荐给那些个性张扬、但又注重实用的年轻准车主们。

通用别克凯越——只有自动挡配有座椅加热

价格区间:10.38万-14.98万

作为当年的“新三样”之一,凯越成功依靠08年的改款翻了身。通用别克也意识到原先的中庸温和已经很难吃香,他们顺应市场的审美变化,借鉴了不少老款君越的细节设计,以期得到更多的认可,连续在月销量榜上获得前三的成绩,也算是消费者对它最直接的肯定了:

新凯越是近几年最为成功的改款车之一

前大灯改为了锥形,其犀利的线条使得整个前脸都带有一丝锐利的感觉;而原本为一体式的前保险杠进气隔栅也被车前盖上延伸而下的线条所分割,与中网组成一体,突出了整车的稳重大气;配合面积大幅增加的中网内被覆以闪亮镀铬的直瀑式隔栅,更是给人一种尊贵豪华的感觉。

车身侧面则依然沿用了老凯越的风格,线条简洁而流畅,勾勒出一个稳重厚实的车身轮廓,看上去车身修长而有力;加上其更为时尚大气的外观细节,给人感觉其设计更偏向于商务使用。

新凯越经过重新设计的内饰给人感觉时尚了很多。只是大面积使用的仿木纹装饰板虽然很好看,但材质一般,一眼就能看出是塑料;而且这种设计虽然能很好的讨好年纪较大的消费者,但在如今消费年龄年轻化的车市中去有些过尤不及了。

内饰时尚了很多,只是过多的使用塑料材质反而让人觉得廉价

新凯越也同样只有前排座椅加热,其控制按钮设置在车门上。只有简单的开关,也没法调节热量的大小。更让人奇怪的是,居然只有自动挡车型的座椅配有电加热功能,手动挡车型的乘客只能望椅兴叹。

新凯越的车身轴距只有2600mm,在紧凑型车中只算是中规中距,但空间表现确实不错:我们身高一米八七的编辑坐入车内没有感到任何局促——在紧凑型车中,已经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新凯越的动力系统沿用自老款没有变化,1.6L与1.8L发动机均来源于通用的Twin-Tec系列。采用直列四缸,双顶置凸轮轴16气门设计,具有SFI顺序多点燃油喷射和ECM电子控制模块。对于这款发动机一直以来为人所诟病的油耗问题,通用官方的说法是经过重新调校,在不影响动力输出的前提下,油耗将比老款下降3%——实际测试中,它的油耗确实下降明显,颇给了我们几分惊喜。

而从数据上看,1.8L的发动机参数与老款相比完全没有变化,倒是1.6L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增加了4Nm,达到了146Nm。配合经典的D16五速手动变速箱和Step-Gate四速自动边速箱。虽然在技术上不能说很先进,但胜在市场考验多年,保有量大,维修保养方便经济。

● 点评:

虽然不能否认新凯越在配置上的增加和外观改变的成功,但传承下来的底盘和发动机总让人觉得它缺乏实质提高,有种拉皮车的感觉。1.6L车型10万-13万的价格虽然属于主流范围,但其毕竟缺少速腾等对手一贯的高品质品牌形象,而且骨子里的韩系血统也让人在选择时难免犹豫。推荐给那些追求舒适与经济性,看重车内配置的消费者。

奇瑞汽车 瑞虎——除了1.6L之外均标配前排座椅加热

价格区间:8.48万-12.38万

瑞虎也在国内SUV市场上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12月10日更是推出了新款——瑞虎DR,采用意大利版的瑞虎DR造型,新颖独特的外观,再次为其赢得了极高的人气。

相比瑞虎3,瑞虎DR只是在外形细节上有所改变,加装了车身包围,使得整车看起来更为夸张大胆;全黑的内饰配色搭配银色的金属拉丝装饰,使得瑞虎DR车内更显运动、时尚,其他的设计倒是没有多少变化,更方便老车主上手。

瑞虎DR的动力系统较老款瑞虎3没有本质变化,只是少了一款1.6L发动机选择。1.6L与1.8L使用的是奇瑞和奥地利AVL公司合力研发的ACTECO发动机,而2.0L使用的为三菱的4G63发动机。指望1.6L发动机拉着一家人出去爬山不太现实,但用来推动仅有1.3吨重的瑞虎3在城市里穿行是绝对足够了。

1.6L(左)与1.8L使用的是奇瑞和奥地利AVL公司合力研发的ACTECO发动机

在搭配的变速箱方面,1.6L与1.8L车型均搭配的是5挡手动变速箱,而2.0L车型均为4挡自动变速箱。如果不是特意追求自动挡的轻松,我们更推荐您选择5挡手动变速箱,更紧密的齿轮比更能保证动力顺出的平顺性,油耗上也更为经济。

1.6L与1.8L发动机均搭配这款5挡手动变速箱

而动力的差异同样对舒适性配置有所影响——除了1.6L车型外,瑞虎全系标配前排座椅电加热功能,而且每个座椅还都搭配高、低两个档位,便于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瑞虎DR在车内空间方面较老款并没有什么改变,以身高一米七三的乘客为例,前后排均能保证头部到车顶有两拳左右的距离,腿部也能保证有一拳的活动空间。

而且如果您嫌瑞虎的后排座椅过于平直、舒适性不佳的话,还可以调整靠背角度,方便乘客能够随时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姿势,舒服的享受整个旅途过程。

● 点评:

瑞虎定位于城市休闲SUV,它和B级车东方之子共用一个平台,只有2.0L的手动挡车型才有适时四驱可选,足见厂商对其的定位。推荐给那些只是喜欢SUV外形、需要城市代步,偶尔去城郊踏青的朋友——想要让瑞虎做真正的“越野勇士”?您太强人所难了。

一汽-大众新宝来——实惠的德系入门紧凑型车

价格区间:10.78万-14.38万

熟悉新宝来和朗逸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它们就是PQ34平台出产的加长版老宝来,在技术上乏善可陈。但依靠实用的功能与经济的价格,深受国内消费者追捧,尤其是价格更为便宜的新宝来,大有取代捷达的可能。

缺席了9月份的销量榜,新宝来在10月份强势回归

虽然新宝来与朗逸均打着自主设计的旗号,但新宝来是由德国人操刀,在整体设计及零部件采购上均是以德方为主,身上的大众味儿非常传统,我们能在其身上看到很多的大众经典设计:酷似大众EOS的前大灯凌厉而有神;中网的造型和朗逸一样——摆脱了大众U型一体式的套路,而且它车前盖上线条清晰,显得前鼻突出,看上去前脸比朗逸更有层次感;进气格栅与雾灯连成一线,并以闪亮的镀铬装饰串联成一个整体,给人印象大方简洁。

新宝来的车身侧面线条流畅简洁,硬朗的腰线配合略微上翘的尾部,更有整体前倾的运动感。车尾的造型则让人联想到了迈腾,不过新宝来的线条没有后者那么圆润规则,看着倒更有几分活泼生气。

新宝来的内饰设计属于非常传统的类型,黑色与米色的双色搭配让人感觉清新而放松,很容易为家庭用户所接受;搭配大面积的仿桃木装饰,比较讨好那些年纪较大的消费者。而且新宝来运用了很多的方形设计,更显老气。

新宝来在内饰用料方面存在“硬伤”

车内用料一般,控制台上部均是硬材质;仿桃木的装饰看着还行,但手感接触时给人塑料感严重,让人对其好感大打折扣。幸好做工没有“缩水”,精细的做工细节为其挽回了一些印象分。

朗逸的豪华型标配有前排座椅电动加热,而且价格均不超过15万元,对于一向以高品质高价格形象示人的德系车而言,这算是某种程度的屈尊讨好了。并且提供多个档位的热力选择,保证乘客使用的舒适性。

前排座椅的包裹性良好,但是靠背底部过于向前隆起,难免让人有肩部靠不住靠背的感觉。空间倒是不错,身高一米八七的编辑坐入其内,头部依然距离顶棚有一拳的富裕。

而后排空间就有所下降了,头部只有一指的空间,而腿部距离前排靠背甚至不到一指。不过作为一般家用,这个空间倒也勉强够用了。

坦白说,新宝来的动力系统只给我们留下“失望”的印象——1.6L车型使用的还是那款捷达的4缸8气门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技术非常老旧,74kW/6000rpm的最大功率与145Nm/3800rpm的最大扭矩在同排量中也稍嫌落后,对于1.3吨重的车身来说也不免有些“小马拉大车”的尴尬。2.0L发动机则和朗逸一样,也只能说是勉勉强强,和市面上的对手相比显得实在诚意不够。

唯一的一点亮点也就是那款Tiptronic六档手自一体变速箱了,但搭配这样两款发动机,实在只能给人以浪费的感觉。

● 点评:

新宝来的优势在于价格——它的市场价格要比对手便宜一些,甚至已经逼近了捷达,而在功能实用性上,却并不输给其他紧凑型车,在入门级市场中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对于那些喜欢大众品牌,但又追求经济性的消费者,新宝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择。

北京现代i30——在欧洲热销了两年的两厢车

价格区间:9.98万-14.18万

北京现代出产的伊兰特与悦动均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但在两厢车正火热的今天却没有一款两厢产品,不得不说是个遗憾。幸好这个尴尬局面随着i30在9月9日的上市而结束了。

i30是北京现代的首款两厢车

i30于2007年由现代汽车在德国法兰克福设计中心主导设计,在欧洲已经销售近两年,销量一直不错,这也是北京现代将其引入国内的一大原因。从外观上看,它没有亚洲厂商普遍的“中庸”风格,线条简洁流畅,造型特点更像是欧系车。前脸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车前盖上隆起的硬朗线条,颇有肌肉感;不规则的前大灯看上去非常锐利,配合几乎快眯成一条缝儿的中网,看上去更有几分运动感。

车身侧面内凹的处理延续了前脸紧凑饱满的感觉,向后上扬的高腰线和结束得干净利落的车尾部都让其运动感愈发突出。尾灯、突出的后保险杠等寥寥几个元素构成的车尾部非常简洁,看上去有些空旷。另外狭小的车尾窗也实在让人对其的后视视野感到担心。

北京现代i30配备米色和黑色两种颜色的内饰可选,米色主打家用市场,而黑色主要迎合年轻人的胃口。饱满的中控台上布局合理的按钮很大,设计非常简洁,这样的设计更利于新人上手使用。

设计简洁的内饰更容易另车主上手

国产i30的豪享型与尊享型均配备有前排座椅电动加热,不过也只是一个电加热的开关,并不能调节热量输出大小。

现代i30与起亚的ceed共用平台,车身长4245毫米、宽1775mm、高1480mm,轴距达到了与悦动相同的2650毫米。我们身高1.75m的编辑在保证舒适的坐姿的前提下试乘坐,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的头部及腿部空间都能有一定的富裕。

转向行李箱,i30的行李箱容积非常大,正常情况下可达307L,后排座椅全部放倒后更是达到了1217L,这应该是i30作为家用车的最大亮点之一,不必为长途旅行携带太多的行李而担忧。

北京现代i30采用了1.6L和2.0L直列四缸发动机。1.6L发动机为最新研发的γ系列,最大输入功率可达90kW/6300转,峰值输出扭矩可达155Nm/4200转。而2.0L发动机表现则非常一般,最大功率105kw,最大扭矩186Nm。

● 点评:

虽然这辆在欧洲热销的两厢紧凑型车确实在各方面均表现不俗,但在购买它时仍然难免心生犹豫——要知道它已经在欧洲市场卖了两年,在技术与设计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再加上韩国车一向在国内偏于低价的品牌形象,最低9.98万起的价格很容易让人觉得有些水分,对它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在观望一段时间,等待市场优惠再择机入手。

(责任编辑:崔潇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