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文化馆推出展览“双倍无限”(3)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10-04-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5月15日 - 成人礼,Julika Rudelius

Rudelius起初将该作品设计成影片形式,此次则将通过现场表演来呈现。作品围绕翻译这一概念展开:在现场表演语境下,作品将同时被翻译成汉语、荷兰语和英语,从而使观众体验到作品意义的持续转换。

5月16日 – 金色魔鬼 (送上门的加倍快乐), Surasi Kusolwong

泰国艺术家Surasi Kusolwong在整座房间中堆满废弃边角料,并每周在其中隐藏一根金项链,静待幸运的参观者前来发掘,而发现者则可以保留项链。这一做法不仅使“游戏”成为一次真正难以忘怀的体验,还对社会价值的极端进行了探究与把玩。

5月17日- 再见老调朋友,Dick Verdult,又名:Dick El Demasiado.

Dick El Demasiado将与乐队成员一起在上海的多个场地进行演出。他将向观众们呈现的是一批可能与周围环境南辕北辙的音乐作品。Verdult独创地将一种南美传统音乐形式进行改编,并为其他日常生活中的改变提供了可能性——虽然,这种改变的结果可能与特定情境的气氛相去甚远。

徐坦,《关键词学校 广州》,2008,广州维他命创意空间

由艺术家和维他命创意空间提供

出版书籍

由荷兰设计师Joost Grootens操刀设计的项目图书希望从埃因霍温和上海着手,构筑起一个世界,让艺术和城市设计可以在其中自由地碰撞和交融。姜珺和Ingmar Swalue通过自己撰写的摄影散文从概念和美学上锁定了这些陌生而临近的地点,供我们进行比较。本书囊括了《双倍无限》参展艺术家以及各位策展人的多篇文章,以及一则关于城市设计师及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建筑设计与城市文化系教授Pieter van Wesemael的采访。“今天,明天,但不太遥远”正是引自Van Wesemael教授的话。他认为,虽然19世纪的世博会埋首故纸堆中,20世纪的世博会关注遥远的未来世界,但是21世纪的世博会已经将焦点转向了实用现实主义。

第一页    上一页    第3页/共4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