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旅游局对宣城市“创优”工作进行初检
11月24日至26日,由安徽省旅游局张雪平副局长带队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初审组,对宣城市“创优”工作进行了初检。宣城市市长虞爱华参加了“创优”的汇报会、副市长夏月星全程陪同检查,市直相关部门参加了“创优”汇报会、检查及反馈会。
宣城,东临苏浙,地近沪杭,为我省之东南门户。现辖宣州、宁国、郎溪、广德、泾县、绩溪、旌德五县一市一区,所辖7个县市区中有5个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3个与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风景区相连,宣城距离上海、南京、杭州、无锡、合肥等大中城市均在300公里范围内,是连接长三角旅游圈和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区的枢纽城市。宣城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史2100多年,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宣城是生态原野、名人故里、红色热土和物产宝地。宣城系“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辖宣州区是“中国蜜枣之乡”,郎溪是“中国绿茶之乡”,广德是“中国十大竹乡”,宁国是“中国山核桃之乡”和“中国元竹之乡”,泾县是“中国宣纸之乡”,绩溪是“中国徽菜之乡”,旌德是“中国灵芝之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宣城独特的旅游城市形象。
宣城市从2006年正式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以来,宣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创优”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全市有关部门、单位及广大市民、社会各方面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了“创优”活动中,市委、市政府立足于 “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实施旅游开发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正如宣城市市长虞爱华市长所说:“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的亮化工程要做好,让城市亮起来;城市的绿化美好工作要做好,让城市绿起来;城市的道路建设要加快,让城市通起来;城市的资源要充分挖掘,让城市动起来;宣城是“文房四宝”之乡,城市的建设要突出自己的品味,让城市雅起来;最终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让城市富起来”。
安徽省初审组分成了城市建设组、旅游行业组、抽样调查组三个组,分别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抽样调查、暗访检查等方式,综合市“创优”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单位的情况介绍和接听市民电话的情况等形式,对宣城市的城市功能,基础配套设施,景区(点)、旅行社、星级宾馆、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检查。
初审组严格按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评分,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形成了对宣城市“创优”初审工作的意见。宣城市通过三年“创优“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城市环境美化,市内交通、景区道路、城市管理、污染治理、社会治安、公众食品安全卫生等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的城市基本功能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
“创优”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初审组对宣城市的“创优“工作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意见:“创优”工作对宣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来讲,只是迈开了旅游城市发展的起点,希望宣城市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为抓手,在面对国际经济危机的情形下,紧抓扩大内需经济发展的契机,让文化底蕴深厚而又年轻的宣城市尽早的亮起来、绿起来、通起来、动起来、雅起来、富起来,成为一个优秀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