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旅(一)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莫斯科

2008年7月1日下午6点30分(莫斯科时间,下同),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飞行,我终于踏上了俄罗斯那辽阔广大的疆土。下机后环顾四周,第一感觉就是莫斯科机场有点陈旧了,那金属笼子般的笨拙的登机舱是不能和上海及巴黎机场的透明玻璃钢登机舱相媲美的。晚上下榻在莫斯科伊茨玛依三星级酒店,设施虽然简单,但却很整洁适用。

7月2日早上8时,我们在一家东北饭馆用过了早餐后便在酒店的四周闲逛了起来,因为按照俄国人的作息时间要十点钟才能出车。我们在一家小超市里买了些水果。香蕉42卢布一公斤(合14元人民币),还是可以接受的,那袖珍小西红柿就贵得惊人了,每500克要120卢布(合人民币40元),而上海最多也就8元一斤了。十点整,我们准时出发前往举世闻名的红场。

红场位于市中心,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始建于15世纪。红场名称系沙皇1658年确认,意为美丽的广场。红场是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广场。长695米,宽130米,总面积9.1万平方米,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地面全部由条石铺成,青光发亮,显得整洁而古朴。红场上的建筑群是在数百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每一座建筑物都与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相联系。红场的西面是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和列宁陵墓,南面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北面是历史博物馆,东面是古姆百货商场。在广场的北面下车后,我们匆匆浏览了一下银顶红砖的历史博物馆和博物馆北门前耸立着的朱可夫元帅雕像后就急忙赶往了列宁墓。

庄严肃穆的列宁墓位于红场西侧中央,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由于前来瞻仰的人很多,每个开放日墓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我们到时,长队已排到了亚力山大花园门口,足有三、四百米长,而导游还连声说今天人不多。队虽长,但由于秩序很好,所以不多久就轮到了我们。墓室里光线很弱,只能探着步前行。在经过了安检后,我们便拉着手相互扶持着走下了长长的阶梯来到了主墓室。列宁的遗体安放在透明度极高的水晶棺中,身上覆盖着前苏联的国旗,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着,清晰而安祥。

我久久地注视着列宁那栩栩如生的面容,怀着无比的敬意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想到竟能亲眼目睹到我们那个时代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字:值。

出了墓室后来到了墓后的红墙下,那儿有12块墓碑,安葬着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连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著名领导人的遗体和骨灰。沿着红墙往前走,墙壁上还安放有朱可夫元帅,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高尔基,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及其他前苏联名人的骨灰。

沿着红墙走到广场的南端,宏伟的斯巴斯克塔楼对面是巍峨壮观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又名波克罗夫大教堂,它是伊凡雷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下令建筑的。这座教堂由九座参差不齐的高塔组成,中间是大尖顶的高达17米的教堂冠,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洋葱头状圆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它的周围,再配上九个金色的教堂顶,建筑风格十分独特,被称为用石头描绘的童话。教堂正前是一座1818年落成的打败了波兰侵略军的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雕像。教堂前有一个圆形的平台,俗称断头台,是当年向群众说教和宣读沙皇令的地方,同时也是行极刑的地方。教堂的南面是瓦西里斜坡。一直延伸到莫斯科河畔。

站在广场南端向东北方向望去,可以看到一长排气势恢宏的典型的俄式建筑,与红场建筑群交相辉映,那是莫斯科最大的百货商场—古姆商场。商场建于1893年,为三层中空式建筑,第三层有400米长的弧形玻璃顶层,十分壮观,商场内销售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是世界知名的十家百货商店之一。可惜我们没有逛商店的时间,只能与这一著名的商场擦肩而过。

亚力山大花园是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命名的皇家花园,修建于1821年。花园下有一条被砖石覆盖了的涅格林卡小河。花园中有著名的无名烈士墓。 1966年10月,在这里埋葬了一位无名战士的骨灰,以此来纪念在为国战争期间牺牲的红军将士。墓碑上的长明火象征着二战英雄为国捐驱的精神。墓碑上刻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为无名烈士墓站岗的是国家一号岗,礼兵卫队每隔一小时换岗一次。无名烈士墓前側有一座尖石碑,上面刻着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名字,那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立的记念碑。前方的红墙下有一个石块镶砌的大拱门,那是废墟洞,因沙皇曾在此避过雨,也被称为避雨洞。对面一大片花田的后面有一长排蓝顶的单层建筑,那是旧时的沙皇练马厅。

穿过了亚力山大花园便来到了克里姆林宫的游人入口处——红白相间、平层多格的库塔菲娅塔楼,排着队等待进入城堡。克里姆林宫是历代沙皇的宫殿,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城堡整体呈不等边三角形,面积27.5万平方米,宫墙全长2235米,高5到19米不等,厚3.5至6.5米.共有四座城门和十九个尖耸的塔楼。宫堡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1367年改为石墙。以后又在城墙周围建造塔楼,几经修缮扩建,包括库塔菲娅塔在内的20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的三边。1935年在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罗伊茨克塔(圣三一塔)、鲍罗维茨塔和沃多夫兹沃德塔等塔楼上装有大小不一的红宝石五角星,红光闪闪,昼夜遥遥可见。而著名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就源自于斯巴斯克塔楼上的自鸣钟,由于和天文台的校时钟相连,报时最为准确。

在经过安检后,我们通过三一塔桥经由圣三一塔楼进入了克林姆林宫。走进大门,路左边是兵器陈列馆,右边是会议大厦(克林姆林宫大礼堂),这是一座白色乌拉尔大理石和玻璃结构的现代化建筑,屋顶饰有金色的双头鹰标志。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有 800套房间,其中以有6000个座位的会议厅和有2500个座位的宴会厅最为豪华气派。除开会外,国家重要的文娱活动也经常在这里举行,从而有“第二大剧院”之称。兵器陈列馆前面是三角形的参议院大楼,参议院旁边是中央执行委员会。路对面就是有名的教堂广场,紧挨着教堂广场的是富丽堂皇的大克里姆林宫,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现在是俄总统办公的地方。再往西就是武器宫了。参议院和中央执行委员会是禁止进入的,甚至连路的中心都不能越过。大克里姆林宫也不开放,主要的参观区在教堂广场。

教堂广场古老而神圣,这里有着克里姆林宫最美丽,最壮观,最辉煌的教堂群。教堂广场的西侧是建筑年代最早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或叫圣母安息教堂。辉煌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有着山字形拱门和五个金色的圆顶,历代大公和沙皇在这里进行加冕礼。圣母升天教堂西边是规模比较小的只有一个穹顶的教堂,叫做解救耶稣基督教堂。广场南侧的天使报喜大教堂端庄凝重,造型美观,顶端有9个金色圆顶,是皇族举行洗礼与婚礼的地方。报喜教堂对面是大天使教堂或叫天使长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公国历代帝王的墓地。广场的北端是牧首宫和十二使徒教堂,东侧是伊凡大帝钟塔。

我们刚走进教堂广场就遇到了一场暴雨,只能在门楼下避雨,雨稍小一些时就赶忙奔进了圣母升天大教堂。教堂里绘满了圣经故事的壁画,挂着用黄金作框架的神像,点缀着细工镶嵌的壁饰,美不胜收。出了圣母教堂雨已停了,我们又进了大天使教堂,教堂内总共有46口铜棺,里面安卧着52位大公或者沙皇。在这儿我们有幸听到了四位黑衣教士优美的唱诗声。

由于报喜教堂正在维修,我们便向北走到钟楼下。白石头建成的伊万大帝钟楼高达81米,是克里姆林宫中最高的建筑物。钟楼始建于1505年,共有五层,最上面冠以金顶。从第三层往上逐渐变小,外貌呈八面棱体层叠状。每一棱面的拱形窗口置有自鸣钟。北面建有四层立方体钟塔楼。1624年又用白石修建了菲拉特列特钟塔楼。所有钟塔楼共有21座大钟,30多座小钟,其中最大的圣母升天钟重近70吨。每当钟声响起时,很远都能听到。

钟楼右侧是著名的钟王。钟王重202吨,连同钟耳高6.14米,直径6.6米,钟壁厚0.7米。用了两年时间于1735年11月20日铸成,1737年在莫斯科一次大火中,救火的水泼在了炽热的钟上,致使钟体破裂,一块重11.5吨的巨大铜块从钟身脱落。此钟号称世界第一大钟,是世界上最重的钟。钟壁上铸有精美的塑像和图饰。由于铸成以来从未敲响过,被称为“世界上从未敲响的钟”。

钟楼左侧是炮王。炮王造于1586年,重40 吨,炮身长5.34米,炮口直径达 0.89米,可容下三人同时爬进。炮前堆着四个炮弹,每个重为2吨。炮架上有精美的浮雕,其中有沙皇费多尔像。该炮由于太重太大,从未使用过,成了一件专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

两个小时的时间只能够走马观花,虽然匆促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伟大的克里姆林,你是我儿时的梦,看到了自己的梦,我知足了。

用午餐时已是下午三点了,以后在俄罗斯的几天里,基本上每天的午餐都在这个时间了。午餐后前去参观新圣女公墓。新圣女公墓在莫斯科郊外的新圣母修道院内,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总面积7.5公顷,安葬着2.6万多个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名人的尸骨。这里有著名文学家普希金,作家果戈里、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舞蹈家乌兰诺娃,画家列维坦,科学家图波列夫、瓦维洛夫,政治家米高扬、波德戈尔内等等。这些曾经对俄罗斯历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伟人都长眠于此,而且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独特的墓碑,向世人讲述着他们不同的生命故事。

来到新圣女公墓的大门口,绿色的大门和红色的门柱,异常的整洁和宁静。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冒着一阵阵的暴雨依次观看了叶利钦,王明,赫鲁晓夫,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墓和雕像。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著名女英雄卓娅的墓碑全身铜像,表现了她受尽酷刑、在敌人绞架前即将英勇就义的形象。她双手被紧缚在背后,衣衫破碎,挺着裸露的胸膛,双腿微曲,头高高地向后昂起,全身处于大幅度弯曲的痛苦的、奋力的挣扎中。这是一尊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政治家赫鲁晓夫的墓碑则由黑白各3 块大理石互相交叉构成,中间镶有石雕头像,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在寂静的墓地里,几百座墓碑参差排列着。每一座墓碑都是一件精美的雕塑艺术品,整个墓地就如同一个露天雕塑展览。墓碑不仅仅为了寄托哀思,而是成为一种体现人物性格及特点的艺术创作。墓主的灵魂与墓碑的巧妙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新圣女公墓埋葬着俄罗斯民族历代的精英和骄傲,陈列了俄罗斯的整个历史,每个墓碑都仿佛是历史的一页,在俄罗斯人的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

出了墓园,沿着被称为天鹅湖的小河边走边欣赏那修建于1524 年的景色幽美的新圣母修道院。修道院的围墙里古木参天,绿荫中露出斯摩棱斯克大教堂的金色圆顶和棕红色的八角形钟楼,紅白相間、古色古香的高高的塔樓和围墻,美丽和谐,典雅而华丽。这是一座具有俄罗斯独特风格的城堡式古老建筑,是俄罗斯最著名的修道院之一,也是莫斯科市区规模最宏伟的宗教建筑群之一,是仅次于克里姆林宫的重要文物。

晚上要乘火车去彼得堡,为了能观光莫斯科地铁,我们省出了用晚餐的时间,跟着导游去了地铁站。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它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称。地铁全长300公里,有150个站台,5000多节车厢。地铁每天平均开车8500多次,担负全市客运量的45%,每天运送的乘客达900多万人次。地铁运行速度很快,时速最高达90公里。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铺设的大理石就有几十种,并广泛采用大理石、马赛克、花岗石、陶瓷和五彩玻璃,装饰出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型壁画及各种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种别致的灯饰,像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些作品美妙绝伦,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跟随导游乘了三段地铁,观赏了三个华美的地铁站。全团49个人,在拥挤如潮的人流中上下车各三次,居然一个人也没丢,也算得上是奇迹了。出了地铁站已是19点40分了,我们急急急忙忙的向着火车站走去,因为要赶20点18分的火车。一路上我十分钦佩导游的胆识胆量,万一真要误了火车可就麻烦大了。

总算一切顺利,上了火车,吃上了导游送来的盒饭,又遵嘱用绳锁捆绑好了包厢的门,这才静下心来。昨天还在上海,今天已在莫斯科,明天就要到彼得堡了,真象做梦一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