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游记--走进非洲,走入埃及(五)
2007年9月29日 邮轮—康翁波(kom-Ombo)神庙—荷露斯(Horus)神庙
今天是比较悠闲的一天,邮轮只停靠两个景点,上午是参观康翁波(Kom Ombo)神庙,Kom Ombo在古埃及语中意为“金城”。它位于尼罗河边的一座小山丘上,建造于托勒密王朝。和别的神庙一样,它也有高大的石柱和因残破而显得苍凉的庙殿,但与众不同的是,它有两个大门。一个大门是专为鹰神荷露斯(Haroeris)所建的,另一个是专为鳄鱼神(Sobek)所建,因此康翁波神庙又被称为“双神殿”。下午则是途经伊德夫(Edfu),游览荷露斯神庙(Temple of Horus)。伊德夫(Edfu)位于阿斯旺(Aswan)以北123公里、卢克索(Luxor)以南约140公里处,是游览卢克索——阿斯旺黄金线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最著名的就是荷露斯神庙(Temple of Horus),因为当地地势较低,尼罗河泛滥时将整座神殿淹没深藏土中,使得它成为全埃及目前保存状态最好的神庙。
荷露斯神庙修建于公元前237年,历时200多年才竣工完成,主要供奉鹰头人身的天神荷露斯(Horus)。荷露斯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神之一,是太阳神Osiris与保护女神Isis的孩子,通常被描述为戴着埃及皇冠的神鹰,古埃及的法老们都视自己为荷露斯的化身。整座神庙有137米长,前端有79米宽,神庙大门高36米,并不很大,只有一座主要神殿,殿外有荷露斯的鹰头雕像。内部与其他神庙都类似,外间是一间巨柱大厅,内间为石室,里面有一条罕见的鳄鱼木乃伊。
回到邮轮时意外发现房间里有个用毛巾折的蝎子,很有趣!让我感到房间里一下变得可爱而温馨。这以后每天房间里都会出现不同的“动物”。在埃及很多旅馆都有在房间里折动物的传统,埃及人还是很懂得生活情趣的。那一天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甲板上欣赏尼罗河两岸的美景,不过那天我也得到一个噩耗:我的后半段行程必须自己一个人走了。春秋旅行社给我一个埃及中文导游的电话让我和他联系宾馆的事,结果打了十几分钟电话得到的答复是要加240美金,在国内我已经付了5500,还要加那么多太亏了,我想请他给我做导游他却婉转的拒绝了我。在埃及打了200多电话费算是白打了,我当时郁闷了很久。
明天就要到达卢克索(Luxor)西岸了。有这样一个城市,当大多数国都还未有人迹时,它已完成了国都的使命;有这样一座城市,被分成两部分,一半给生者,另一半给死者。这就是底比斯(Thebes),荷马笔下的“百门之都”,现在的卢克索(Luxor)。横跨尼罗河两岸,底比斯的右岸,也叫东岸,是当时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有着皇宫和神庙,著名的就是卡纳克(Karnak)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左岸,也叫西岸,是法老们死后的安息之地,以国王谷和皇后谷为代表。我们想多参观两个墓,贵族墓和手工艺人墓,据说这两个墓中的壁画保存相当完好。为此吃完晚餐后我们找到导游与他商量明天的行程安排,看看能否多增加两个景点。商量的结果是要加钱,但导游提醒我们因为西岸的景点都在下午两点关门,我们想玩那么多地方可能时间不够。互相商量了一会,我们决定放弃皇后谷,据书上说皇后谷中的代表Nefertari(奈菲儿塔丽)墓已经一直关闭了,剩下几个王子墓没什么可看的,我们又向导游确认了一下,导游说的确如此,而且这样一来钱也不用加了,皇后谷的门票和贵族墓、手工艺人墓门票相抵消正好,时间上也没问题了。
接下来我们就和导游随便闲聊,在当地导游工作是个不错的工作,靠小费他们月平均也要达到四五千埃镑,甚至更多,绝对是白领级别。我们教他中文的“一二三四”,他居然发得很标准,尤其是“二”这个发音,我们问他是不是学过中文,他说没有但他们埃及语中有类似于“二”的发音,因此学起来很容易,难怪埃及的中文导游都是自学中文,原来他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