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HAS A BEGINNING,HAS AN ENDING--记游锦州笔架山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更多乱七八糟请访问我的blog:http://blade_zheng.blogcn.com/

前记:万物有始必有终。从今以后,在我心里,就再也没有这样完美的组合了。

公元2004年6月,24、25、26三天,注定将是被怀念的三天。距离告别眩目的大学生活还有七天,距离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知还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然而,就在那三天,我却触及到了那种感觉。

D1:因为前一天晚上的散伙饭搞得大家的胃都不太高兴,所以当早上在沈阳站汇合的时候显得有些情绪不高。由于总总原因,导致我们的队伍是分成两批去的。上午是第一批队伍,一共8人(LJ、ZR、FDX、FZ、ML、ZB&LYC、WC(注:这个名字不是一般的强,大学四年一直没有注意到,失败)). 9点28分,从沈阳-山海关的N114次列车准时开车。这辆车不是一般的车,是一辆运动在沈山线上时速在100公里以上的大型桑那浴箱。主要特征就是没空调有电扇(不开),有窗户(若干打不开,令人发指的是我们就坐在若干打不开的窗户边上)。不过这难不倒我们,我们以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苦中作乐的精神,在车上开展了打扑克等娱乐活动,引得周围乘客频频侧目。

这一路上有很多笔直的杨树,就像《杨树的风格》那篇课文里的杨树一样。当然重要的不在这里,而在于车厢里飘来荡去有不少杨树毛,想想桑那浴箱里飘着杨树毛的感受吧。终于,经过了新民、大虎山、沟帮子后,在12点30分左右到达锦州。

一下火车,随即感到的夏天原来是这么的凉爽。出了锦州站,令我略感意外,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上不少。因为刚才在车上的娱乐活动比较尽兴,所以N多人忘记了小解。在锦州车站找WC(此WC非彼WC)也是比较费劲的,终于在站前的地下广场享受了一次五星级价位(5角)的WC。后来发现在车站的西边也有一个五星级价位WC。当然若要有车票的话,就可以免费享用候车大厅里的了。

到了什么地方,我都免不了买一份当地地图作为留念。但之后却成了问题,想想一群人,在偌大的广场上围着地图讨论那里是北的情景。经过了询问,在我们终于找到北了,也知道了去辽沈战役纪念馆往那里走的时候,却被告之纪念馆装修,闭馆。

精神享受是没有办法进行了,这时候,我们的肚子纷纷开始建议它的主人:物质享受的时间到了!经过了站前110的帮助,得知人民路乃是锦州饭店比较多的地方,于是我们在站前照了几张相之后向那里出发了。在站前那条街往西走大概20分钟左右,在一个十字路口的南边,就会看到人民街。其实饭店没有像警察叔叔说的那么多,不过传说中的锦州烧烤小店倒是不少。由于想等下一批的同志过来后一起吃,我们没有选择烧烤,而是在一家小店,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后来发现在车站东和车站正对的中央大街上都有不错的加州牛肉面,而且在中央大街上还有肯德基,不知为什么我们那天只看到了站西那家倒闭了的加州牛肉面馆)。吃过后,我们经过宜昌路(好像是叫这个名字),走回了锦州车站。在过程中发现,锦州的水果比沈阳便宜。

回到车站后,在站西坐上了开往笔架山的小巴,票价5元,大约十几分钟发一趟吧。本来想记住路线,不过最后只记住了一点。从中央大街一直开到头,然后向左拐,再一直开,然后就记不住了。不是我记性不好,而是三天来,来来回回走了四趟,这后半程居然都不一样。回家后看看地图,还是不得要领。

这一路上有两个地方,印象比较深。凌河大桥:就在中央大街上,桥体比较新,好像是刚建不久,桥也比较长(其实我没有什么大桥的概念了,不过感觉比抚顺市雷锋体育场边浑河桥长)。河床内没有一点水,长满了高高的杂草,远望去一点也不像河。由于沈阳市内除了几条运河外没有什么河,所以比较羡慕城市里有大桥。张引足球学校:以前只是听说过,就连具体在哪都不知道。直到那天才知道是在去笔架山的路上。第二天回城的时候,上来了几个足校的孩子,嘴里叼着烟卷,还骂骂咧咧的。我就知道十五年之内,中国足球还是没戏。

还有就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地,地里矗立着一些高压电线杆,远处隐隐的能见到连绵的小山。很是美丽!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小巴的司机给我们介绍到了马府海鲜酒楼,想必是拿了回扣的。这个马府海鲜酒楼听起来比较吓人,其实就是个人开的一个小店。一楼是饭店,二楼三楼是旅馆。饭店平时也不开伙,只是给那些住店的人准备的。位置也不错,据笔架山正门不到50米。后面正对着海,可以清晰的看见“天桥”和笔架山。没想到的是,笔架山住宿还是比较便宜的,经过讲价以每天每人12元住下。4个人一个屋子,有有线,店里还有麻将。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潮,估计是靠海太近的原因。

安顿下来之后,我们就急着去海边,而把咨询晚饭价格的任务交给了ZB&LYC。要说笔架山附近的海,其实不是很好。岸边礁石林立,水也不是十分清澈。不过有一个人工的海滨浴场还可以,是围海建的那种,有一个闸门,可能是定期换水。海滩也十分的不错,想必是从别的地方运来的沙子。缺点是坡度太小,往里走了很远,水还是很浅,这让我想起了十年前去过的南戴河。在围堰上有一座小岛,于不远的笔架山遥相辉映,好像叫小笔架。不过我们看了看它的形状,也想不到笔架,于是给了它一个比较形象的名字--破鞋山。由于我们去的时候还没到游泳的季节,所以整个沙滩上,除了我们几个没有一个人。本来有些人想来游泳,不过看见这个阵势都改变了主意。我们趟了一会水,然后各自往浴场里做了些留念。

之后,我们去了真正的海边,在礁石下面捉了不少小螃蟹。尤其令人感动的是WC,不断的向海里仍大块的礁石。大有“别看你丫闹的欢,早晚有一天老子要填了你”的气势。在这之间,不断有人,拉我们去吃饭或住店,通过交谈我们也得到了不少的信息。最重要的是沿着滨海路(海滨路?)走到尽头有一个市场,里面有不少买海鲜的。

传说中笔架山的海鲜比较便宜并且种类也不少。不过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封海,所以说没有什么东西。即使有,也是比较贵的。所以我们从市场里面只买了些虾和几条鱼。

回到店里之后,ZB&LYC的收获也颇丰,他们几乎要到了附近所有饭店的菜单和价格,不过因为这个,弄得那天ZB&LYC都不敢在外面走动了,N多人骑着摩托在后面跟着,唯恐着买卖丢了。其实我们也没想到外面去吃饭,只是拿到这个杀手锏之后,和老板砍价比较容易。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总于以200圆一桌的价格,定了两桌。并且买来的那些东西,他们也给免费加工。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下一批队伍的到来,然后开饭了。

终于,第二批的8个人(WQS,WJJ,XYF,CX,SL,TXG,LL,DJ)在晚上8点左右到了。

开饭。估计大家当时都是饿了,吃得很快,没有喝酒(这点比较让老板郁闷,因为那里的酒很贵的说)。不过吃完以后我们发现,这200块钱有点赔了。菜倒是不少,螃蟹,虾爬子也都有。不过海鲜都比较不新鲜,并且所有的菜都特别咸,直接导致那天晚上的水荒。最后最多得到大家好评的菜就是我们自己买的那些新鲜的海鲜。

在酒未足饭却饱的情况下,我们决定趁着夜色去看海。那天真可谓是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不过还好,有昏黄的路灯悬在头顶。16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走在了滨海路上,这条路在白天的时候就异常的安静(估计没到旅游旺季的原因),到了晚上更是显得鬼魅。不过倒霉的是那天它遇上了我们,一群充满了激情的青春同路人。在分别的时候,难免会有些伤感,而在那一刻没有来临之前,更多的是想把这些不多的日子变成传奇,让它永驻我们的记忆。释放激情,仿佛成了我们那天唯一的选择。从海滨路到浴场中间需要穿过一条没有路灯的路,特意为我们准备的一般。我们一路高喊着穿过茫茫的夜色。偶尔对面开过几辆汽车,我们的喊声则更加凄厉,搞的那些汽车纷纷减速,好似遇到外星人一般。不过搞笑的是在回来的时候。突然,我们发现从身后开来一辆车,首先LJ开始高喊,不过其他人都发现好像情况不对,因为车顶灯突然辆了起来。不过LJ没有发现,继续陶醉于其中,直到车子把我们叫停,下来了几个警察叔叔。不过还好,我们提了马府以后,好像很给面子的样子,就让我们走了。完美的东西,如此一般,总是需要一些花絮的。

回到马府海鲜酒楼(真TM吓人的名字),有些人选择了麻将,有些人选择了扑克,还有些人选择了睡觉。

不过到了半夜,欧洲杯如期而至,几个球迷纷纷守在电视机旁,观看本届欧洲杯对惊心动魄的一场比赛--英格兰对葡萄牙。每当进球的时候,大家都兴奋异常。搞的那天晚上睡觉的同志都没睡太好。当然看球就有立场,有些人那天是很郁闷的说,不过对于我来说那天的比赛从过程到结果是完美的。

好漫长的一天!终于,在早上5点多的时候,伴着屋外轰轰了雷声,我悄然的睡去。

D2:本来计划那天早上看日出,然后上山,下午就回来。不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雨打乱了整个计划。

事后想想就算是晴天,日出也是必定看不到的。三点多就日出,我们五点多才睡觉,到哪里去看日出啊?可是,下雨了我们就意味着不能上午上山,不能上午上山就意味着不能下午回家,不能下午回家意味着最好的情况是明天走,明天走意味着我们还得在这吃两顿。不过大家都不爱吃这里的东西(当然那个虾是除外的)。It's a problem!

有问题就得解决,逃避永远不是好的办法。经过了大家的研究,决定去城里大肆采购。有WQS(我一同学第一次看见时解释成“我去死”,哈哈)带队,加上XYF,FXD,WJJ,ZR,DJ共六头,齐赴锦州城。

需要特别说一句的是SL同学由于个人原因,郁闷的和我们一起去了锦州,准备坐火车回去。不过,我们认为他挺郁闷,可能对他来说这是更好的选择。嘿嘿

对于我们,锦州是陌生的,不过还好,锦州所有的繁华都集中在中央大街两侧。当然,在采购之前自身的问题先得解决,站东的加州牛肉面成为了我们第一个落脚点。牛肉面做得挺好,不过对于那天的情况来说有点少了,我还没怎么尝到味呢,就没了!不过人类最原始的需求算是满足了。

锦州的华联超市不错,所以我们选择了它作为采购地点。那天的采购真是过瘾,真是看什么好就拿什么,整整装了两推车。连吃的带喝的,连主食带副食,应有尽有。搞的我们往汽车站拿的时候很是费劲。

回去的路,对于我来说是漫长的。仅仅不到三个小时的睡眠是不足以进行这么多的活动地。坐在座位上,疲倦像毒瘾一样渐渐释放,浸透我的身体。很努力的想睡去,不过路边的风景依然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在加上呼呼作响的风声,几次努力均告失败。

到了驻地,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可以想象那些留守同志的肚子们已经强烈不满了。不过更加不满的,我猜想应该是马府海鲜酒楼(实在是不像写这个名不副实的名字了)的老板,看着我们大包小裹的往楼上搬东西,估计他肯定不是滋味。

天,这时早已放晴。当然留守的同学也没有浪费这老天爷的恩惠,他们再一次去了我们第一天来的时候去的海滩。一样的,又有不少的螃蟹着了殃,一样的,又在市场买了许多虾。

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后,我们就准备上山了。

别看我这么那么的说马府的老板,其实那个老头还是很和善的,只不过第一天晚饭给我们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了。当我们要去上山时他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他给我们开了一张像是介绍信之类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反正目的是达到了。本来30元的风景区门票打了8折,给我们整个队伍省了近100块钱,也让我们的心理平衡了许多。

说了这么多,大体上一直在跑题,具体关于笔架山主风景区一笔也没有写。笔架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就是天桥和笔架山。天桥当然不是横跨长空那种意思,我估计意思大概是天赐之桥。因为它就是一条通往笔架山的小路,大概有辆千米长。在退潮时露出水面,在涨潮时隐入水中,完全凭借大自然的力量,故有天赐之意。笔架山其实是海中一座小岛,因为形似笔架(反正我是没看出来),故得此名。

在进风景区门口的时候,看门的还问我们是旅行社的吗?LJ理直气壮的说怎么不是呢,我们环球旅行社的!这个名字是马老板告诉我们的,真不知道为什么这地方的人都喜欢这么大的名字呢,估计他们都喜欢抽宇宙牌香烟吧?不过,还别说,LJ同志还真有点导游的气质,让他监考,学校真是浪费了一个能蒙人的天才。

俗话说的好:来的早不如来的巧。那天去时正好刚要涨潮,我们是过天桥到笔架山的最后一批人。因为有好多的人从山那边回来,我们周围热热闹闹的。大家一起捉螃蟹,扔石子,照相,还不觉得什么。不过,越往前走人越少,到了天桥中间的时候,前面的路已经隐在水中了。我们谁也不知道这里的水涨的到底有多快,不过已经到了这里了只好壮着胆子往前走。在走的过程当中,明显感到水越来越高,开始的时候刚刚没脚,等到块上岸的时候几乎已经把腿整个没掉了。上岸后,我们回头望去,路上几乎一个人都没有了,海水也把天桥没掉了3/4。想想我们,真可谓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天桥!

上了山以后,管理人员明显有些不耐烦,告诉我们快点下来。路边的小商贩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不过这些都没有打消我们兴奋的心情,虽然山不高,只有七十多米,不过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我们沿着挺宽的一条水泥路面,开始前行。

我们第一个遇到的是五老圣母殿,五老圣母究竟到底是何妨神圣我不太清楚,里面是什么样子我也不太清楚,因为里面很小,还很暗,并且人很多,所以对于不信这东西的我来说压根就没进去。不过从右到左写的“五老圣母”的牌匾倒是让我们每一个人慧心一笑。因为从左到右念去就是“母圣老五”,这让名号比名字响亮的老五WJJ很是自豪。立刻存照留念。还有不少同学虔诚的进去表达对神灵的敬重。这让我很是意外,我还以为大家都是无神论者呢。没想到在这条战线上,只有WC是我无间的战友。

绕过五老圣母殿,继续向北走,在岛的最北,有一个塔状东西。没什么意思,叫什么名字我也忘记了,反正我没上去。

之后,我们又掉头南行,到了岛南端的三清阁。说是阁,倒像是一个碉楼。它是一座全石制结构的建筑,共有三层,每层中间都供着几尊石像,周围是窄窄的楼梯。据说是佛、道、儒合一的庙宇。也不知道把这些个神明放到那么小的一个地方他们有没有意见。我小心翼翼的爬到最顶层,凭栏远眺(说是凭栏,不过我感觉这石头的栏杆都像是胶水粘倒一块的,看上去很不结实的说),真是心旷神怡(其实还夹杂着不少恐惧的成分)。凭心来说,这里算是笔架山上最好的地点了。往南往东,都是一往无际的大海,在目力所及的最远处,水天一色,几乎没有分别,幸运的话,还可以看见点点船只;往西,忙碌的锦州港尽收眼底,若像我们一样在黄昏时刻登顶,锦州港在夕阳的抚慰下,更有一番说不出来的美好;往北,可以一览笔架山全貌,就连天桥也不放过。哪里还有比在海风的轻拂下,任凭景色毫无忌惮侵略你的眼睛更好的事情呢?

最后,我们去了“盘古开天之处”。一样的,这几个字从右到左刻在了盘古雕像的基座上。最可气的是,字写的不规范,搞的我一上来,把“处之”两字看成处女。当然这个景点被我们大家公认的就是:它可真新。大多说人对这种人为痕迹太明显的东西明显提不起兴趣。不过这里的大平台还是不错地,大家在此纷纷合影留念。

回去时,天桥已经全部隐入大海之中,就连上山催促我们快下来的管理人员,也没了踪迹。好在小岛离岸边不是很远,我们大声喊了一下,快艇就飞驰而至。10元一位,虽说价钱不算公道,但也只有这一个办法。由于一只艇只能坐6个人,我们只好分成三拨。我是在最后一拨,在这艘艇上的都是大嗓门之徒,所以我们决定唱着嘹亮的歌声,驶回岸边。

我发现凡是大家能齐声高唱的歌几乎都是大一军训时学的。可见我们对那段岁月的印象有多么深刻。

开口唱了之后,我才发现,歌声不仅仅是嘹亮,可以说是震耳欲聋。尤其是那首“团结就是力量”,好像这是我们几个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话语一样,唱的大家青筋暴涨。终于,我明白范伟在小品买车里大脑缺氧的感觉了。而且不是我一个人范伟了,而是全艇上的人都范伟了。

开饭的时间到了,我们把买的东西全部拿到了楼下的餐厅,一边说着刚才的趣事,一边品尝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并且老板并没有因为我们没在他的店里定餐,就剥夺我们在他那儿免费加工虾的权利(好像这不是我们的权利)。明显,这顿比昨天那顿来的实惠,并且更加可口。反正我感觉,那天的酱牛肉最合我的口味。

晚饭后,大家明显是累了。谁也没有出去,而是在店里面打麻将、看电视。记得那天电视里演的是庆祝苏州世界遗产大会的同一首歌,阵容比较强大,具体有谁我也没太注意。之后,就是看了无数遍的星爷的《大内密探零零发》,虽然那天放的被电视台剪的七零八落,不过依然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想想,一屋子人围着一个小电视,不时的发出阵阵笑声,也是挺有意思的。可惜的是,这种机会很难再重现了。

依然如故,欧洲杯是我们每天的最后一个项目。那天晚上是夺冠热门法国对希腊,比赛踢的难看无比,在加上多数人已经累的不行了,所以没有几个人坚持到最后。不过这种比赛,不看也没有什么可惜的。法国的安乐死好像在告诉世人这是一个思维跟不上变化的年代。

还好,明天就回家了,没有什么预定的项目,可以多睡一会了。

D3: 起床后,大家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回了锦州。

到了锦州后,我们本想实现第一天时的想法,去人民路品尝一下锦州烧烤。可哪想到那老板是一个不会做生意的主儿,不过想想我们那天的确有点吓人。那个店最便宜的就是羊肉串,只有0.15元,我们就一下子要了许多羊肉串。当时那个老板就不干了,说不能只要羊肉串,要不他会赔多少多少。我们也不示弱,不能要,我们就TM一串也不要了,大爷走人。其实那个老板也不想想,我们吃上了,能只要羊肉串吗?所以说,没有经营头脑的人,还是不要开饭店了,机会都这样一个一个的流失了。

最终,我们在宜昌路上买了不少的水果拿上了火车吃。

回去时我们坐的是葫芦岛开往沈阳的N145次列车。这是一辆空调特快,从锦州直接到沈阳,只要两个半小时,比来时的那辆桑拿浴号好太多了,并且还比来时便宜一块钱,只有27元(原价是40多,好像那些天是特惠)。

由于大家都比较疲惫,车上睡觉的居多,聊天的居少。

在铁轨的撞击声中,我们回到了沈阳。

后记:在这之后的一周里,大家都忙。忙着收拾行李,忙着托运,忙着卖书,忙着焚信,忙着喝酒,忙着送人,忙着哭泣。总之,忙着一切在毕业时可以忙的事情。

没有例外,我一个同学都没有去送。那种情景我可以想象的到,我害怕,我害怕当列车启动,我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月台上不能自已。然而就在WJJ和WQS走的那个上午,我回到寝室,看到曾经的寝室遍地狼藉,看到墙上不知谁写的八个人的名字,我还是没有躲过,刹那间泪流满面。

同学们啊,当你把泪水留给这个城市,把理想带往远方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你还带着大家衷心的祝愿和永远的坚持。

还是那句话:everything has a beginning,has an ending。既然,我们留不住这段岁月,那就让我们把这次旅行当作一次传奇,把四年的大学时光当作一次传奇,让它永驻心底。

于2004.7.5~2004.7.1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