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的使命:用中国人的生命为美国赢得时间(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这让史迪威很难堪。从那以后,如果现场有其他人,他再也没有对蒋介石直接说过中文,他对言行举止是非常注意的。

解说:如今,史迪威和蒋介石的日记,都存放在胡佛中心,所谓历史真相,从来都是人们根据各自的经验来选择解读的,所以历史的真实周围插满了路标,只有逐一看过,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真相。

史迪威最后的时光,是在加州的卡梅尔度过的,1912年夏天,史迪威携妻儿来到蒙特雷海岸南面的卡梅尔度假时,就迷上了这个地方,后来他在卡梅尔建造了一座西班牙风格的房子。

JohnEasterbrook:你能看到这里有一块铭牌,这块牌子是什么时候立在这的,具体哪一年我记不太清了,是我父母把牌子立在这里的。牌子上写着“这是一个对美利坚绝对忠诚的、从不违背原则的、无与伦比的战士”。

记者:这些话是谁写的呢?

JohnEasterbrook:我父亲。

被人们遗忘的二战中缅印战区

解说:如今这座旧居已经不属于史迪威家族,在John的印象中和外祖父相处的日子并不长,但是这里的点点滴滴,都充满了温暖的回忆。史迪威曾经说过家庭是他的城堡,除了1942年到1944年指挥中缅印战区,其它时间里他的家人都常伴左右。

JohnEasterbrook:他是一个顾家的人,他非常热心于家务,为家庭和孩子他付出了很多,他没有什么所谓的想阴谋控制中国的野心。当你读过那些他从CBI战场抗日前线发回的那些信件,你发现他总是会谈起家庭,他的个人愿望就是有一天退休后,能回到卡梅尔的家,在院子里做做园艺。

解说:1945年太平洋战役正在激烈进行,史迪威在大洋的这一端,密切注视着战局的变化,6月史迪威就任第10集团军司令,负责攻打冲绳岛。以后的战局急转直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而史迪威终究没能指挥美军部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史迪威隔海望着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想回那里去看看,但被蒋介石拒绝。1946年9月,史迪威被查出患有晚期胃癌,弥留之际他提出希望得到一枚战斗步兵纪念章,这是一枚只要在第一线战斗过的士兵,就能获得的普通奖章,10月11日,陆军部满足了他的最后愿望,第二天史迪威去世。

何亮亮:史迪威熟悉和热爱中国,在亚洲战区和蒋介石相处,消耗完了他的所有精力,他大概是二战中美军上将里经历最艰难的一个,他去过最艰苦的地方,打过最艰难的战争,却没有得到和他的付出相当的荣耀。而他主持修建的那条利多公路,也就是后来的史迪威公路,也被岁月侵蚀,消逝在中国、缅甸、印度,这个被遗忘的战场上。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7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