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之死真相:意外战死还是政治谋杀?(2)
处理好这个问题的。接着,派王首道、刘向三、贾拓夫代表中央去瓦窑堡接管了保卫局,先将事态控制下来,避免进一步恶化;随后,指定组成在博古指导下的“党务委员会”负责审查陕北的肃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党务委员会”拿出了处理意见,毛泽东、党中央肯定了他们的看法,并指出:逮捕刘志丹等同志是完全错误的,是莫须有的诬陷,是机会主义,“疯狂病”,应立即释放,恢复工作。
刘志丹出狱后,毛泽东和周恩来亲切地接见了他,询问他的健康情况。毛泽东说:你受委屈了,但对一个革命者来说,坐牢也是一种考验,又是一种休息。毛泽东接着说:陕北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有革命传统的,李白成、张献忠就是从这里闹起革命的。这地方虽穷,但穷则思变,穷就要闹革命嘛!这里群众基础好,地理条件好,搞革命是个好地方!刘志丹听了,欣喜万分,立即代表全体获释干部感谢党中央的英明处理,激动地说:“中央来了,今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刘志丹等出狱的消息传出以后,广大军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老刘得救了!”“陕北得救了!”中央红军的同志说:“要是叫‘左’倾机会主义把这块根据地也搞掉了,中央连歇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不久,刘志丹被任命为新组建的红二十八军军长。
正是由于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到达陕北,并采取果断的措施纠正了错误的肃反,才挽救了陕北根据地,挽救了刘志丹。
王若望说,刘志丹是“死于政治谋杀”,如果真是那样,毛泽东为何还要下令“刀下留人”呢?为什么还要从错误的肃反中解救刘志丹呢?
二
1936年2月上旬,为适应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决定组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遣军东征,派主力红军一军团和十五军团,东渡黄河进入山西。
红二十八军在刘志丹、宋任穷指挥下,到达神府县境内,准备东渡黄河,沿途受到根据地群众的热烈欢迎。3月底,红二十八军胜利渡过黄河,一路旗开得胜,连战连捷。当部队进至山西临县白文镇时,接中央军委急电:“为了配合红军紧逼汾阳,威胁太原,并打通前方与陕北的联系,保证红军背靠老苏区,着令二十八军即向离石以南黄河沿岸地区进击。并可相机攻占中阳三交镇,牵制和调动敌人。”刘志丹立即率部队出发,接连打败小股之敌,4月13日到达三交镇附近。
三交镇是坐落在山西中阳县西部靠黄河的一个渡口,南北两面环山,两面临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镇内有重兵把守,沿河有坚固的工事。刘志丹对同志们说:“越往南走,离中央总部越近,一定要打好这一仗,打通山西前线和陕甘宁苏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