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法国B1-bis重型坦克
B1重型坦克是一战后法国研制的第一种坦克,1931年开始装备法军。B1体现了当时法国对坦克支援步兵作战的火力和防护要求。B1坦克在生产35辆后,决定增大其装甲厚度和增大发动机功率,改进为B1-bis型坦克。至法国投降前,B1-bis型共生产365辆,其中66辆装备给第1、2、3、4装甲师。B1-bis型车体前部装备1门短身管75mm炮,炮塔安装一门47mm炮,B1的车体右侧开有一扇安全门用于乘员进出,此外炮塔背面也开有一个小门。B1坦克装甲厚,火力强,是二战初期最令人生畏的陆战武器之一,唯一缺点就是机动性稍差(也是当时所有重型坦克的通病)。法国战役期间,德国凭借了88mm高射炮才抵挡住了B1的冲锋。但由于法军坚持坦克以分散支援步兵作战为主要任务,所以B1重型坦克发挥作用有限。
法国投降后,B1坦克仍在维希法国军队中服役。1944年,在自由法国领导下的法军使用了少量B1-bis参加解放鲁扬港的战斗。

基本数据(B1-bis型)
生产数量
400左右(含B1原型)
长度/宽度
6.30m/2.48m
高度
2.74m
重量
31.5吨
乘员数
4人
发动机
250马力
最高行进速度
公路27km/h
最大行程
公路135km,越野100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
燃料载量
-
爬坡性能
26°
涉水深度
1.47m
越障高度
0.93m
越壕宽度
2.74m
主要武器
车身:75mmSA32坦克炮,17倍口径,备弹77发;仰角-15°~+25°
炮塔:47mmSA35坦克炮,备弹50发;仰角-18°~+18°
辅助武器
2 X 7.5mm M31 MG机枪
装甲指标
(mm/倾角)
正面
侧面
后方
顶部
车体
60/45°
60/0°
55/43°
20/90°
炮塔
56/0°
46/22°
46/22°
30/90°
B1-bis重型坦克四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