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旋转的火神--加特林6管机枪(2)
1962型加特林机枪面世之初恰逢美国南北战争如火如荼之际,但加特林当时并没有立即拿到交战方的订单,除了世俗观念的影响外,该枪的技术缺陷、重量过大、不利于战斗中迅速配置也是没有被垂青的重要原因。后来,在加特林将它的重量进一步减轻之后,北方联邦军的本杰明?巴特勒将军首先购买了12 架加特林机枪,将之应用于彼得斯堡前线。加特林机枪的初次登场让交战双方士兵对它的威力和效能都大为吃惊。有趣的是,加特林本人同情南方,但最终却只有北方军在战争期间购买了他的机枪。
1865年,加特林将弹壳改进成了整体式弹壳结构,并设计了一种新的闭锁机构,解决了供弹机因漏气导致的供弹问题。这次非常重要的改进,导致了1865型6管1英寸(25.4毫米)口径加特林机枪的问世。1865型加特林机枪被固定在2轮车轴上,可以通过人力或畜力牵引机动。该枪在技术方面已经相对成熟,并得到美国军方的青睐。之后几年,欧洲国家也被加特林的先进性能所吸引,纷纷采购了这种高射速转管机枪。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加特林先生继续改进他的转管机枪,陆续推出了1871型、1874型、1883型、1893型,主要改进方向是提高供弹系统的可靠性、减轻重量、提高射速等。
就在加特林机枪将手动机枪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自动武器――马克沁机枪的出现使得加特林机枪陷入窘境。从1884年开始,采用管退式、导气式、自由枪机式和半自由枪机式等自动原理的自动武器陆续被发明。同这些单管自动武器相比,加特林转管机枪的优势不复存在,缺点却愈加明显。如加特林机枪与单管机枪相比体积庞大,相应的运输工具能力有限,不便于机动;加特林机枪过高的射速对于当时战场条件意义不是很大,轻便、结构紧凑的自动机枪的威力为步兵提供支援已经足够;此外,刚刚出现的定装金属弹壳弹药价格昂贵,过高的射速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1911年,加特林机枪在美国军队服役45年后退役,许多退役的加特林机枪被当作废铜烂铁彻底销毁,另一些则湮没在积满灰尘的仓库中,或被博物馆、私人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