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式微声手枪(5)
其工作原理是:击锤簧力通过击锤簧杆上半圆凹槽“a”及突齿“b”作用在击锤上,并使击锤处于力的平衡位置(即停机位)。此时击锤后仰回跳一角度。位于击锤保险突齿“c”下的阻铁,即可阻止击锤向前旋转,使击锤前撞击面与击针始终保持规定的间隙。此时因击锤被刚性限位撞不到击针而防止手枪产生偶发。
该枪采用弹匣供弹,容弹量为9发。弹匣身由无缝钢管拉制,弹匣用击锤簧座定位于枪底把弹匣槽中。弹匣盖的前端有一特制的外伸部,其作用是在射击时可作为持枪手的指托;在手枪不完全分解时,可作为起子,用来卸下复进机和旋倒撞击铁后,从枪底把上取下自动机。
复进机装于枪机框七方中央,由复进簧和复进簧杆组成。复进簧杆头部有一“T”形左右对称两突齿,装入枪底把相应凹槽并旋转90。后,使之与枪底把钩合。
该枪采用常规的缺口照门与矩形准星。为适应特种分队夜战需要,其上设有夜瞄装置。在照门和准星上分别粘装有两个和一个立式长效荧光管,管体为透明有机玻璃。每个荧光管孔腔后面加工有一立式透槽,射予夜间瞄准时,能看到三个立式光条,以此对准目标。
自动机后坐到位撞击由定轴旋转的撞击铁承受。撞击铁呈“u”型。撞击铁轴上的方形突起进入其上的相应凹槽而带动它旋转。撞击铁轴的旋转由突出枪底把右侧头部的起子槽,插入弹匣盖前部起子来驱动。撞击铁也是手枪装拆的闭合件。当向前旋转撞击铁,使与自动机中枪机框的叠加值消除后,方能从枪底把上向后卸下自动机。
注意,当该手枪在非自动与半自动两种发射状态,其所发射弹头的平均弹道高是不一致的。由于膛口声音抑制系统对出膛口后弹头飞行影Ⅱ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故对具体的每支手枪非自动与半自动射击时平均弹若点的定差是各不相同的。在设计时考虑到简化结构,手枪的瞄准装置是以非自动射击时的弹道诸元装定为固定式。每支手枪这两种射击状态平均弹着点的定差,须由射手通过实弹射击得出统计平均值后,在半自动射击时以修正瞄准点来补偿。
手枪瞄具在可见光下可按常规使用。在夜问瞄准时,须以瞄具上的三个立式光柱按要求对准目标,且中间的光柱位于中央。
在进行手枪射效校正时,照门左右移动不能过量。否则,就会因复进簧导杆卡照门使枪机框不能正常运动。若照门过量调整,则可通过枪机框复进簧孔后部锉修照门下部圆弧槽的干扰部位。
射击前,射手须检查:撞击铁轴外端起子口是否处于铅垂位置;复进簧导杆的起子口是否处于水平位置;变换块是否处于所需要的发射状态(非自动或半自动)。当确认无误后,方可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