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上空的鹰(寇蒂斯霍克)(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年美国退休上校裘维特被选为非官方负责人,来到中国,作为中国航空顾问。裘维特使命的作用是深刻的,便利的条件允许此项工作计划持续多年,走向空军现代化,良好培训和装备现代化发展。同时,一个由美国人主办的民用航空公司,即中国航空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简称 CNAC)宣告成立,在国内各大城市运营。这个公司对促进交通起了一定作用,但投资者在中国赚取了高额利润。

到 1935 年,中国对 CAMCO 的认识已经清醒,但由于合同以及政治和实际原因,中国被迫仍通过潘雷与寇蒂斯公司打交道。1935 年 6 月 1

日,裘维特贸易团停止在华活动。在 1929~1934 年期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航空产品达到九百万美元。

意大利航空代表团

1933 年初,中国国民政府购买 20 架全部武装的意大利菲亚特 B.R.3 轰炸机,在杭州装配。由劳第(LORDI)将军领队的意大利航空代表团于 1933

年来到中国,任职为航空顾问。中国转向意大利是因为意方允诺协助中国建设航空工业和空军,并除飞行人员外,也培训工程师,并在江西南昌建立一座飞机制造厂。此厂以后迁往四川省南川县,命名为第二飞机制造厂。

菲亚特 B.R.3

中国广东空军

广东省领导者是陈际唐将军,他有自己的陆、空军。1933 年美国商务部组织非官方代表团到广东活动,促使广东当局订购一批波音飞机。1934

第一页    上一页    第4页/共6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