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代的波兰重型战斗机方案(4)
制造完成,该机装上了 PZL“海豹 I”引擎(最大设计输出功率为 420~450
马力,实际输出功率不到 360 马力。“海豹 II”型 12 缸引擎虽是 700 马力的新设计,但从未造出样机)。安装“海豹”引擎的
P.38/II 在 1938 年年底参加了第 16 届巴黎国际航展,线形优美的 P.38/II 被认为是参展飞机中造型最佳的一种。
尽管气动外形出色,引擎功率不足的问题还是成为 PZL.38
项目的阿基里斯之踵。1939 年 3 月,P.38/II
在试飞中的表现让开发者很是失望,诸多设计指标都没有达到,该机的最大速度仅勉强超过 400 公里/时(还是在低空),而设计最大速度为
465 公里/时(5,000 米高度),设计时预期的其它指标,如最大升限 10,000 米与最大航程 1,250
公里等也都无望达到。1939 年春,PZL 不得不承认 PZL.38
无法实现设计时确定的性能指标,对“海豹”引擎的调试与改进工作被搁置下来。随着德军入侵波兰,PZL.38
原型机的进一步修改试飞工作也被终止。

在
1938 年第 16 届巴黎国际航展上亮相的 PZL.38/II 原型机,注意集结在机头的着陆灯组与机身下挂载的 PuW 300
千克航弹(用于俯冲攻击)。PZL.38 是不折不扣的多用途战机,可以执行侦察、截击、护航以及对地攻击等多种作战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