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的战车模型(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待再干透后便是进入“渍洗”啦,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模型三套路”之一。我用 2 份象牙黑 1份生褐色的温莎-牛顿油画颜料、以煤油化开,通过狼毫笔对模型诸细小凹陷处进行渍涂。待半干时用无纤维的织物拭去多余处的油画颜料,目的是让模型的深处显得更深沉和阴暗、以加强立体感(或留下“污垢”,这对于战车类模型倒是很需要),以起到事半功倍之作用。(如果做飞机,则主要用来突现表面的蒙皮接缝线以及舵面的铰链线,以及起落架等部位的细节)。

由于我的模型通身已是密密细细的麻点,给渍洗带来不少麻烦。比如搽布不能拖着搽拭,而只能一下一下蘸着搽,相当费时。而且一旦煤油挥发贻尽,油画颜料便极难再从“麻点区”拭去。事后高人建议改用打火机油为渍洗溶剂,操作上可能会方便一些。

模型原来自带的牵引钢索很不逼真,于是改用 1.5mm直径的腊线,待染成黑灰色后再干扫银色、并经“白胶“上浆后代用。但后来临时我又改变了主意:决定按某模型杂志上的经验介绍,以一定直径的软铅丝(即保险丝),经过斜纹粗锉的用力碾压、在做出钢丝编织纹路以后,经上色再加以利用。此法效果果然不错,而且它还易于自然地表现出下坠感,从而可以和车身表面贴合着上下起伏,增加了逼真程度。

因为原模型自带的军徽水贴纸早已失踪,所以白五角星是通过电脑先在粘胶纸上刻出阴膜,再用喷枪自喷的(本白色)。

第一页    上一页    第4页/共5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