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专要——《利簋 岁鼎 析疑》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罗琨在《考古》2006年第9期发表《利簋“岁鼎”析疑》一文说,从文字的构成看,“岁鼎”之“岁”的隶定可以肯定。利簋为周初之器,因而联系甲骨文看,是比较清楚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基本思路质疑》联系成语“*越货”,解释“越鼎”为夺取政权,这一说法值得商榷。成语“*越货”是比较晚近才出现的,不能作为释读周初金文的依据。“越鼎”不能解释为“夺取政权”,还因为“鼎”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是与西周礼乐文明的发展、天子九鼎制度的确立联系在一起的。现在还不能证明武王刚刚完成伐纣大业时,已经存在了这一观念。将“岁鼎”释为“夺鼎”尽管直白,解释起来却有很多困难,尤其是放在周初利簋的铸造年代,能否有这种表述方式,就目前所见只有否定的证据。从甲骨文中对大火的记载,乃至鹑火的出现,说明尽管西周时还没有二十八宿和十二次的完整概念,却不足以否定“武王伐纣,岁在鹑火”记载的可信性,所以将“岁鼎”释为“岁星”和“正、当”仍是在诸说中较为恰当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