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丹士林 老广告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要赢得顾客,推销产品。亲和感,是营销中的一大法宝,阴丹士林布的老广告人们做出了诠释与榜样。“阴丹士林”、“士林蓝”、“士林布”是老年读者曾经耳熟能详的字眼,至今记忆犹新。阴丹士林是一种还原染料名称,德文Indanthrene的音译。
阴丹士林对于广告的宣传可谓无孔不入,发行的系列大美人儿广告印刷品大至全开,小至32开,铺天盖地,其整体水平绝不逊于当今。为保护产品和消费者利益,阴丹士林还在布边印有“晴雨”商标,每

阴丹士林很注重生活细节上的关爱与亲和。1935年末,阴丹士林向社会发行一种条幅式的1936年年历广告。整体广告分上中下三部分,主画面表现了一位身着阴丹士林粉红色布改良旗袍的*,仪态大方地坐在一家商号的布料柜台前,站在柜台后的职员正与这位女士交谈着。画面下特别加注了二人的对话。职员问:很奇怪何以顾客只选购每码布边有金印晴雨商标印记的“阴丹士林”色布,而不卖其他各种色布。王夫人要否试试别种花布呢?王夫人答:不不我只信仰“阴丹士林”色布,因为我自小学生时代即已采用,确乎炎日暴晒及经久皂洗颜色绝对不变,不愧是世上驰誉最久的不褪色布。看来,“王夫人”对阴丹士林布深爱已久,是阴丹士林最最忠实的顾客,难怪画面上还特别加上了“请仿效王夫人的聪明榜样”诱导化语言。广告条幅中间部分为工整的通讯录空白表格,可记录30余商号或人名的电话号码及地址。条幅下部为1936年年历。商家正是利用这一“实用主义”手段,发挥广告最长效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根深蒂固的品牌效应。
正如上述“王夫人”广告的诉求点一样,女士也始终被阴丹士林视为最具购买力的消费群,因为她们对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谁会拒绝一款漂亮得体的旗袍呢﹖在阴丹士林五光十色的印刷品广告中

消费者手中的每一枚银元都是辛苦所得,顾客花钱消费讲求物有所值。阴丹士林广告的立意多强调实实在在的生活实用消费,避免了空洞的浮萍式言辞。阴丹士林的一幅广告所绘的是一家绸布庄内的情景。绸布庄内普通色布柜台和阴丹士林色布柜台分列左右,刚走进店门的一位先生,穿着花斑褪色的制服很是尴尬,指着衣服质问左边卖普通色布的职员道:“我买这布时所付的都是优良的银元,为什么你给我这样容易褪色的蓝色染布呢﹖”旁边一位身穿深蓝色旗袍的女顾客很同情他,明示说:“先生所付的既是优良的银元,何以不买‘阴丹士林’色布,像我所穿的一样,我这件衣裳已洗过极多次数仍然日日如新。”如此生活化的情节描绘真实可信,所起到的广告效果自然非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