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精义》是一部什么书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去年有媒体在答观众手机短信问题:《周官精义》是什么书,有没有收藏价值﹖主持人转述专家的话说:《周官精义》是一本算命的书,没有收藏价值,不值钱。让人听了不禁哑然失笑,这种专家可谓误人不浅!

《周官》是记载二、三千年前周代官制的书,是《尚书·周书》的组成部分,是儒家经典之一,故又称《周官经》。关于作者,有人说是周公所作;有人指为西汉刘歆所编,而且刘歆在王莽篡汉时还改《周官》名《周礼》,故《周礼》也就是《周官》。近代学者从周秦青铜器的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经济、学术思想,定为战国人的作品。全书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组成,冬官司空一篇早已佚亡,西汉河间献王刘德补以《考工记》一篇,仍称周官六篇。此书是我国最早的*制度、官制设置的完整记载,故历代有人研究,注疏很多,东汉郑玄的《周礼注》,唐代贾公彦的《周礼注疏》,宋代王安石的《周官新义》,清代孙诒让的《周礼正义》等都是著名的研究《周官》之书,《周官精义》即这类研究书籍之一,刻印于乾隆时期,一套4册,颍川连斗山编次,全书分十二卷,卷一总辨,卷十二考工记,其余十卷分述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此书集前人研究成果,简明的列出周代六官系统下379种官职,并详述其来龙去脉、职掌功能,是研究周代*与官制的重要文献,它没有任何看相算命的内容,不知专家何来的“算命书”之说?乾隆朝的古籍存世量也不会很多,应该说本书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儒家经典很多人看来有些面目森严,不好接近,其实不然,《周官精义》就是一本很好读的历史文献。它开宗明义就说:

 p; “周代六官,取法天地四时。冢宰曰天官,以其总御众官,犹天道统理万物也。司徒曰地官,以其安扰万民,犹地之载养万物也。礼文繁缛,象春发生,故宗伯曰春官;兵威震赫,象夏长盛,故司马曰夏官;刑罚严厉,象秋肃杀,故司寇曰秋官;奠民攸居,象冬敛藏,故司空曰冬官。”

文字晓畅易解,明白地表达了周代是按天地与春夏秋冬四时之意来设置官职的,这种思路,直接影响并产生了后世中国封建社会中央六部的机构设置。天官是辅佐天子统管百官之官,后世吏部即相当于此,故吏部大小官员可通称为“吏部天官”;司徒即地官,故金文中司徒就作“司土”,意为掌管土地和人民,相当于后世的户部;春官宗伯掌典礼,辅佐天子管理宗庙祭祀、国家礼仪等,后世礼部即来源于此,故礼部又可称春官、春台等等;夏官司马掌管军政、军赋,像夏天般威烈长盛,后世兵部即由此而来;秋官司寇如秋风般肃杀严峻,故掌刑狱、监察,相当于后世刑部;冬官司空即司工,管理国家营造、立城治川、技艺百工等,为后世工部之始,因本篇内容散佚,故补入《考工记》亦甚为合适。《考工记》是春秋末期出现的记录手工百艺的官书,对车舆、宫室、兵器、礼乐诸器的营造制作作了详细的记载,是研究我国先秦时代科学技术的宝贵文献资料。以上六官制度始置于西周时期约前1066年—前771年,一直沿用到春秋战国时期前221年之前,差不多行用了一千来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至为巨大的,以至唐武则天复古还曾一度恢复这些官名,如改吏部为天官等等,但旋复旧称。此后虽有设春夏秋官的,但均为主管天文历法之官了。

全面介绍本书内容,六官百职名称、职守等似无必要,但其辑入的“总论”有一段话值得我们玩味:

“郑氏伯谦曰:周公之序六典也,每篇冠之以此,凡此皆所以习民于尊卑、等级、阶级之中,消其亡等冒上之心,而寓其化导整齐之意。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志虑不易,视听纯一,无往而非,为民极也。”

这段话是遍注群经的郑玄对儒家思想经典性的阐发,明白无误地指出了儒家经典都是为了使百姓人民习惯地处于“尊卑等级阶级之中”,消亡他们要求平等而冒犯上层之心,“化导”他们忠心“服事其上”,而不生“觊觎”、取而代之之想。安分守己,不思变革即志虑不易;思想单纯即视听纯一;一切言行都符合封建道德要求即无往而非,这就是天下百姓人民必须遵守的准则为民极也。儒家文化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上智下愚,尊卑有序,守旧不易等消极思想在此暴露无余,这和资产阶级新兴时代打出的“天赋人权”、“平等、自由、博爱”是何等的不同难怪西汉董仲舒从维护封建统治目的出发,会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虽然后世儒者对严重的等级观念作了一些修正,提出“人人可以为尧舜”,“民贵君轻”等,但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儒家的基本观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