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出一期的超巨型漫画杂志——《泼克》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泼克》外观豪大,宽27厘米,高38厘米,面积为16开杂志的两倍,也许算得上漫史上唯一超巨型的庞然大物了。因为大,所以是折成一半递来邮去,仔细看,中间有道折痕。《上海漫画》比之《泼克》小不了多少,但仅有四页(连封面封底在内)也只能算是报纸型的漫刊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叶,报纸杂志界兴起“大型刊物年”,章克标办《十日谈》的前几期也是硕大无比,还见过北平《文艺导报》大8开,由于大,往往不易保存,流传下来的,多为破烂货,所以,能见到品相如此之好的《泼克》,实在是个异数。友人得之告我,我与其商议,以新文化绝版书《山野掇拾》加《月下小景》(沈从文)交换,友允之,《泼克》今在寒舍。

过去读漫史专家毕克官文“徐家江藏书楼查《上海泼克》”,十分神往。毕克官见到此物时“万分地惊喜了”,隔年再访——“工作人员竟一口否认有这本刊物,想是资料珍贵,被当成珍本不再借阅了。”毕克官说的是二十年前的情形,今天欲往公立图书馆借阅此类书刊,难矣。《上海泼克》(1918年9月创刊)乃中国第一本漫画刊物,德高望重,珍罕极端,我辈当不存幻想。《泼克》虽不如《上海泼克》稀珍,但我查《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961年版),五十家大图书馆仅北京图书馆有藏,也该是“下极稀见一等”了。

“泼克”(PUCK)取自莎士比亚戏剧中顽皮的小妖精,即滑稽小丑之意。当年上海滩已见得到英国老牌漫画刊物《笨拙》(PUNCH),叶浅予说《上海泼克》“无疑是受《PUNCH》的影响”,那么他和张光宇合办的《泼克》更无疑是受了《PUNCH》及《上海泼克》的双重影响。

《泼克》1937年3月于上海创刊,仅出一一期,以三千本的发行量计算,《泼克》的存世量确乎极少极少了。《上海泼克》“其第一期在长江一带销行一万余册”,《上海泼克》出了四期,所以它的可能存世量要远远大于《泼克》。

由于开本宽大,所以能给予漫画家放开手脚施展技艺的大画面,封面画是张光宇亲自操笔占一整面;汪子美红墨两色的《高尔基地狱游魂》(不知何故,汪氏的以高尔基为讥讽对象的漫画较多)占一整面;胡考的《某一个女子的一生》占一整面;张乐平的《大饭店》占一整面;对张光宇的艺术“佩服到双膝下跪,猛叩响头的地步”(叶浅予语)的初入漫行的张仃在《泼克》上也占了一整面发表两幅漫画,受到优待,扶掖新人。

曹涵美的《我怎样画工笔画》占了两个整面,配了8幅图片加上本人小照。张乐平的《三毛》,叶浅予的《王先生》,胡考的《入塞行》,汪子美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陈惠龄的《扑克牌四张》皆为多色印制,十分悦目。叶浅予的《村中社戏素描》不怕别人指责“利用职权”地占了两个页面,叶画也将农村人视戏如命百姿百态描画尽了。

文字部分的名家也不少,高明《关于漫画》,仑圣《漫画随谈》,刘狮《关于变形》,倪贻德《绘画上“变形”的意义》,傅彦长《全家福式的占有》。此外还有二张较珍贵的照片,“第一届全国漫画展”流动展在南京在苏州时的漫画家合影,南京的一张是十位,苏州一张是十三位。苏漫展是在国货商场举办的,这也解答了我关于漫展地点的一个悬疑,现在弄清楚了,在上海和苏州是商场,在南京是间学校。可怜啊,全国性的漫展,竟无一处正规落脚的美术馆接纳之。

一叶落知天下秋,仅出一期的《泼克》正是时局与漫画人的缩影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