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式皮包与曹锟有关的一件文物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曹锟(1862—1938),字仲珊,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出身于北洋军阀,1916年任直隶督军,1920年任直鲁豫巡阅使,1920—1923年成为直系军阀领袖,1923年10月至1924年11月在北京任大总统。其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与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一样,是一位民国以来“走马灯”式的总统,是中国从帝制走向共和不可缺少的一环。与前者相比,他的名声更糟糕,被后人讥为“贿选总统”,他分别给五百名各省国会议员每人从数百到数千不等银洋的车马费和住宿费,从而在1923年10月10日成为“当选总统”。

曹锟原本是天津一个贫苦人家子弟,年轻时当过卖布小贩,据说他在河南项城做生意时就成为袁世凯的酒友。他20岁加入淮军,以后考入天津武备学堂,1890年毕业后留校当教官。中日甲午战争时,于宋庆部下在朝鲜、东北服役。战后,袁世凯新建陆军,在小站练兵,参与军训工作。他与王振铎先生的祖父王英楷是同事、同学、同乡,私人关系十分密切。曹锟的文化水平不高,性格憨直,但能吃苦耐劳,在新军的士兵里颇有声望,给王英楷留下深刻印象。王任第二镇统制时,使曹锟得到迅速提拔。据王先生回忆,曹在人际关系上很会处世,每逢王英楷的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曹专门到天津定两个西式蛋糕,送到府上。蛋糕做得像宝塔,有三尺多高,那时王家人还没有吃西餐的习惯,所以一直摆放在客厅里,久而久之,出现异味,家里养的狼狗走过来,闻闻味儿,扭头就走。像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多年。王英楷早逝,曹看中王家的古旧家具,即以钱易之。而附图中的这件皮包包便是装买王家旧物费用的钱包。此包为鳄鱼皮质,英制,坤式,呈梯形,下底长25.5厘米,上底长23.5厘米,斜边17厘米。包口为银制,有云晕纹,制造精细,富丽堂皇,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这种坤式皮包在民国初年很少见,所以一直为王家悉心地保留着。

曹锟就任总统,成了他一生事业的顶峰,但是他的权力完全要靠吴佩孚的武力支撑着,政府的决策不出自北京政府,而是出自洛阳吴佩孚的司令部。在北京以外,曹锟的权威仅限于直系控制的地区,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人们对他置之不理。曹锟手下的人,为了获得对北京政府的控制权所采取的贿赂和强迫手段,使他失去了以前曾经享有的任何公众信任和支持,受贿投票的那些议员得到了“猪崽”的名声。一年之后,冯玉祥把曹锟赶下台。曹锟名声不好,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他与其他北洋军阀一样,有主观维护国家统一的强烈意识;二,1937年他在天津作寓公,他坚决拒绝出任华北伪政权的职务。他去世后,重庆国民政府有感于他拒绝与敌人合作,曾于1938年6月18日发布特别讯令予以表彰并追赠他为一级上将。

曹锟有两个弟弟,大的叫曹锐,原是清军军法官,也在王英楷手下做事,后任直隶司法厅长,在曹锟的护持下于1917年到1922年任直隶省长。小的叫曹瑛,于1907年入徐世昌幕府,1916年在保定任曹锟的军事顾问。在曹锟任大总统时晋升为上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