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在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国M-46中型坦克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SC:CARLZEISSJENA】专业建设的第三项工作是实验室建设。这是“三材建设”中最繁重、最耗时和需要大量经费的工作。上世纪60年代以前,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收集有关坦克的实物标本,作为构造学的感性认识教具。为此,我们请部队和大修厂帮助,从部队的退役装备中获得了苏式的CY-76自行火炮、T-34中型坦克、ИC-2重型坦克、ИCY-122重型自行火炮。此外,还收集了日本侵略中国时遗弃的日式 95坦克,国民党军队遗留下来的美式坦克 M5A1、M3A3坦克、水陆两用坦克,以及抗美援朝时在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国M-46中型坦克。

为了搜集这些坦克,我曾陪同苏联专家到武汉步兵学院、徐州坦克学校搜集当时日军和国民党军队遗留下来的日式和美式坦克,而且也颇有收获。另外,还从各个坦克大修厂,收集了大量有关中型坦克的零部件。

这样不到一年时间,坦克陈列室筹备就绪,并对学生开放,作为学习坦克构造课的实习场所。在建设坦克陈列室的同时,还开展了两项基本建设,一是筹建坦克性能试验室,二是在西山建设坦克驾驶基地和试验场。坦克性能试验室兴建之初,受经费的限制,只建成了坦克重心重量试验台、坦克动力特性试验台、坦克传动试验台,以后还兴建了负重轮性能试验台。而在西山试验场,则修建了承担开设汽车驾驶实习和测试坦克运动阻力、附着力、转向阻力和坦克最大速度用的试验场和跑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