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里的随军牧师 大兵的精神支柱【组图】

美军随军牧师,美国大兵的精神支柱。
环球网国际军情中心2011年12月28日消息:现代随军牧师制度实际植根于中世纪的天主教。公元742年,德国雷根斯堡(德国东南部古城)宗教会议首次正式规定,在军队中设立随军牧师一职,但是禁止这些“上帝的仆人”携带武器或直接参战。公元4世纪的一个传说称,一位名叫图尔斯·马丁的异教罗马士兵碰到了一个冻得发抖的乞丐,就把自己的军用斗篷的一部分分给了他。那天晚上,他梦见了身披斗篷的耶稣。于是,他转信了基督教,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基督教会。他死后被封为圣徒。图尔斯·马丁后来成了法兰西的神圣保护人,他的斗篷也成为一件圣物,被历代法兰西国王带上战场。这件斗篷在拉丁文中被称为披肩(cappa)。其便携式神龛被称为capella。看护它的牧师叫作cappellanus。最终,所有的随军神职人员都被称为capellani,法语称为chapelains,从此便有了随军牧师一词.
斯通教士是英属美国殖民地上第一位随军牧师。贯穿美国独立战争的随军牧师史是一部牺牲和奉献的历史。殖民地牧师们常常从他们自己的教区和传教地征集士兵,并率领这些士兵走上战场。他们承受着个人的痛苦,并整天和饥饿、孤独、拘禁、挫折、伤病及死亡打交道,直到最终的胜利。1775年7月29日,大陆议会对随军牧师的身份给予了官方认可,还表决了有关大陆军中各级军官和招募人员的薪酬支付问题。备忘录上注明的是“随军牧师20美元”,每月以现金支付。这是与指挥官和军法官们相同数额的报酬,这也是美国政府首次对随军牧师的官方认可。于是,那一天被认为是美国随军牧师制度的诞生日。
美国独立战争中工作过的随军牧师约有222~238名。牧师们的职责范围相当广泛,除了和士兵们一起战斗、行军之外,在战争的考验面前,人们还看见他们在营地传道,访问和关心伤病员,照料临终者等。1777年1月2日,约翰·罗斯布鲁赫牧师在第二次特伦顿会战中不幸身亡,这是在独立战争期间阵亡的第一位美军随军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