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卫星将有望兼容GPS 精度将达10米(2)

图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7日起提供试运行服务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高微 编制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美国“GPS”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与其他三大卫星系统的建设不完全相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源定位”和“短报文”特色服务,短信服务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特色和优势。
“一般来讲,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你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这些功能之外,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你的情况。”冉承其说,把短信和导航结合,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发明。
据悉,与简短的“微博”类似,北斗的短信功能每条可以发120字。据悉,汶川地震时,部队用北斗发了74万条短信,北斗有其自身专用的终端,短信现在无法应用到手机上。
目前,有10万台利用“北斗一号”研发的类似“大哥大”的用户端,“驴友”在没有信号的偏远山区迷路、大海航行迷失,都可以利用这个“大哥大”将自己的“位置”发送给北斗卫星,这样,搜救队就可轻而易举将用户“定位”。 据介绍,美国GPS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无论系统的成熟性、服务的精度,都处于最领先的水平。俄罗斯正在加紧恢复建设“格洛纳斯”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即将提供服务;欧洲伽利略系统正在建设,目前还没有提供正式的服务。
■ 特色2·免费
全球均可免费使用
在用户数量上,和GPS一样没有限制
建立北斗导航系统要发射多颗卫星,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尽管如此,仍面向全球提供免费服务,而且用户数量上和GPS一样没有限制。 北京环球信息应用开发中心韩春好教授介绍,美国的GPS在投入上,包括发射卫星,耗费了300多亿美元,而导航应用于交通、通信各个领域,对国民经济有促进作用,每年带来的产值达到3000个亿。
从经济角度讲,北斗导航系统的成立,也将会带来利益,产出大于投入。
韩春好表示,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从国家安全角度而言,美国并没有承诺在任何情况下,让全球安全使用GPS。一旦发生战争或是利益冲突,其他国家的安全将受制于人。因此,中国要独立自主,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导航系统。
■ 应用1·军事
军事应用北斗抗人为干扰
GPS可能会受到人为干扰,此前行动中曾信号中断
据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起人之一、国防科工委原副主任沈荣骏院士介绍,1996年台湾海峡局势紧张的时候,中国军队开展了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在关键时刻,发现GPS信号忽然中断,经过专家调查分析,结论是人为造成的信号中断。
“干扰你一下,在你的上空加一颗卫星让你打不准,或者让你根本就收不到信号,这是可以做到的。”中科院院士杨元喜表示。
据悉,大约从2004年开始,北斗系统逐步在中国军事部门推广使用。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前几年的一次反恐行动,即在喀什地区清剿一个恐怖训练营。
“新疆军区领导说,他们当时靠的是两个工具,一个是直升机,另一个就是北斗。那个地方地形很复杂,这两样法宝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中国卫星导航应用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宝峰这样说。
杨宝峰还表示,中国有些装备是从国外进口的,原来的系统就带有GPS,今后,会逐渐从限制过渡到限制、禁止。虽然不完全排除GPS、格洛纳斯,或者伽利略在中国的应用,因为每个系统都有它本身的弱项,但中国要强调独立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