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战略协作伙伴,还是潜在的敌人(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8-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恰克图条约》第五条内容,对后来中俄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该款规定:“在京之俄馆,嗣后仅止来京之俄人居住。俄史请造庙宇,中国办理俄事大臣等帮助于俄馆造庙。现在住京喇嘛一人,复议补遣三人,于此庙居住,俄人照伊规矩,礼佛念经,不得阻止。”据该条约俄文本记载,中国方面还将接受六名俄国学生来京学习满、汉文,居住俄馆。正是以上述条款为基础,自1715年至1864年间,在俄罗斯先后向北京派遣的十四届布道团成员中,出现了罗索欣、列昂季耶夫、俾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一批俄国著名汉学家。他们把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文化、传统道德的经典著作翻译,并介绍到了俄罗斯,让俄罗斯人民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邻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创立了今天俄罗斯历史学研究中富有特色的“汉学”学科。

但进入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武装侵略,沙皇俄国政府也随之强化了自己的侵华政策。特别是在穆拉维约夫1847年就任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总督后,沙皇俄国的侵华活动愈演愈烈。一方面,他们完全否定《尼布楚条约》关于中俄边界的主要条款,俟机向中方提出领土问题,要求将整个黑龙江左岸归属俄国。另一方面,他们利用中国清朝政府对东北边疆地区采取巡边管理措施的薄弱,以各种优惠政策和待遇向黑龙江流域迁移大量俄国移民,采取实际占领,并在当地组建哥萨克军事组织。在此期间,沙皇俄国政府假借俄中友好之名,采取武力恐吓手段,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在1858年5月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根据该条约规定,沙皇俄国获得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将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吉林省所有海岸线,及海参崴出海口划为中俄双方共管。

与此同时,沙皇俄国以普提雅廷为首的另一班人马,利用1858 年4月英法联军舰队进抵白河口外,直接威胁京津两地的机会,一方面代表本国政府与中国清朝政府代表就中俄边界问题、通商问题进行谈判;另一方面以“调停人”身份活动,向英、法联军献计献策,怂恿英法联军攻打大沽,迫使中国清朝政府与沙皇俄国政府在1858年6月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使沙皇俄国如同其它西方列强一样获得了在中国的单方面贸易特权。

由于沙皇俄国在《天津条约》中就边界划分问题没有得到太多的好处,因此它在1859年派遣具有丰富外交经验的前驻英国陆军武官伊格纳季耶夫(旧译伊格纳缇耶夫)出使中国。伊格纳季耶夫出使中国表面上是为了履行《天津条约》期间,普提雅廷向中方许诺的提供来复枪一万支,大炮五十门,及派遣各类军事教官的义务,但实际上却是为逼迫中国清朝政府割让整个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当中国清朝政府谈判代表拒绝了俄方的“善意”后,伊格纳季耶夫迫于无奈,改换公使职衔于当年6月进入北京。面对伊格纳季耶夫对北京的到访,中国清朝政府谈判代表肃顺指出:“天津条约批准事宜业已完成,军械及教官一事中方已经拒绝,新任俄国公使在京无事可做,其应尽快离京回国”。但伊格纳季耶夫辩称:“其此次前来北京的目的,是根据《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和其它诸条约解决俄中一切之问题。”

面对中国清朝政府谈判代表有关《瑷珲条约》完全无效,所签订该条约的奕山“既无全权证书,又无正式关防,无权将黑龙江左岸让与俄国”的声明,伊格纳季耶夫为此恐吓道:“我国与中国的边界延绵七千俄里,俄国同其它任何海上强国相比,都更容易随时对中国给予有力打击。”面对中国清朝政府谈判代表的强硬立场,伊格纳季耶夫在第一次谈判结束后,不无沮丧在给自己父亲的信中写道:“通过此次会谈让我确信,任何好的结果,在这里通过以往途径是不可能取得的。”

尽管如此,伊格纳季耶夫为不负沙皇俄国侵华的厚望,在后来的历次谈判中采取了软硬兼施的办法,“要求同中国划定东部和西部边界;开放中国内地的陆路通商;在蒙古、满洲和噶什噶尔设立新的领事馆;调整俄罗斯边防当局和中国边防当局间的直接联系、引渡逃犯等。”伊格纳季耶夫要求根据中方完全不承认的《瑷珲条约》第一条和《天津条约》第九条之规定,将中俄两国边界定为“由乌苏里江、黑龙江两河会处,沿乌苏里江上游松阿察河会处,由彼处交接,依松阿察河上流至兴凯湖及珲春河,沿此河流至图们江,依图们江至海口之地为东界;西疆未定之交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喀伦等处,由早年和约所定之地方起,往西直至斋桑淖尔,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尔图淖尔,南至浩罕边界为界。”

中国清朝政府谈判代表肃顺对伊格纳季耶夫的无理要求给予坚决驳斥,指出:“经查康熙年间,我国与贵国定界,贵国鸣炮誓天,以大兴安岭之阳为中国之地,上之阴为贵国之地,此时两国疆界之定限也。今我大皇帝普爱众生,不忍贵国之困窘,已将黑龙江左岸空旷之地阔吞屯、奇吉地方借与贵国流民居止,此我大皇帝待中外之民一体同仁至意也。贵国又欲在乌苏里江、绥芬等处游行立界,此等地面乃系我国吉林之地,与贵国毫无毗连之处。”肃顺最后表示:“总之绥芬、乌苏里江等处,是断不能借之处,贵国不可纵人前往,亦不必言及立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