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重庆:谁迷惑了蒋介石?(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兵团作战之补给。”事实上这是迷惑国民党的假象。说起刘宗宽还要记述邓政委在进军西南之前,就十分有远见的于1949年3月报请中央军委同意,在宜昌筹建了秘密的“二野情报站”(称西南办事处)为进军大西南搜集云贵川康四省情报对国民党军政进行策反工作。情报站于当年5月派了老牌资深的情报员房显志(化名向离)利用他与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参谋长刘宗宽中将的同乡、同学和“干亲家”的关系打入公署做刘宗宽的策反工作。刘宗宽早在西安事变时反蒋而被处分,并于1943年在重庆秘密加入农工民主党。刘宗宽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极为愿意为我们工作。

当时蒋介石毫不疑心,沈策的发言增强了蒋介石的信心,他自以为高明地下结论:“从各方面情况看,川北是共军进攻的重点,防御必须加强,秦岭防线一定要守住,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擅自后退。另外,必须沿白龙江、米仓山、大巴山一线构筑第二道防线。罗广文兵团应迅速配置在南充、大竹地区,作好向川北机动的准备。”这样一来,川东门户大开,防卫薄弱,酉阳、秀山一带成了空白点,大大有利于解放军解放重庆。

兵临重庆为何突然炮声沉寂

为解放重庆,1949年11月1日,我军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从北起湖北巴东、南至贵州天柱约500公里战线上发起西南战役。1949年11月22日,我军经过急行军乘胜在酉阳龚滩突破宋希濂的“乌江防线”,分割、围歼罗光温和宋希濂的残部,并从武隆白马山向南川追击。11月25日,我十一军先锋团攻占南川县城后,从三面齐头向重庆推进。11月25日午后刘邓首长电令三兵团:“罗广文残部已龟缩南川龙潭,向木洞撤退,宋希濂残部已溃不成军,我军可提前完成渡江、包围重庆之目的。”重庆外围战役打响了。

11月26日,刘邓首长从重庆外围战局的进展,向十一、十二和四十七军发出急电。这次电令非同一般,是以刘邓领衔,前委成员张际春副政委和李达参谋长共同署名签发的:“速歼长江南岸之敌,相机占领重庆。”电文不长,字字千钧,军令如山。对“相机占领重庆”,刘邓首长还作如下的部署:(甲)命十二军速向綦江推进,捕歼綦江敌陈春霖四十四军,在顺江场渡江(渡口有船支)迂回重庆;(乙)命十一军,四十七军协力捕歼南川以北的冷水场、龙潭场正向巴县木洞镇溃逃质地后,十一军主力巴县鱼洞后渡江,协同十二军夺取重庆。四十七军应在木洞东西及长寿一段渡江攻占重庆。我军分三路出击,已形成对重庆城的三面包围。十一军103先锋团抢先逼进南泉与守敌交火,花溪河两岸炮声轰鸣,城内清晰可闻。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4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