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密令研原子弹 派杨振宁留学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据新华网报道,十余份1945年至1947年间的国民政府机密电报证实,中国政府曾在抗战胜利初期,尝试原子弹研制工作。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研制原子弹。

两封国外密电

日本广岛、长崎遭受美国原子弹攻击后,原子弹成为二战结束后举世瞩目的「新科技」。日本投降尚不满两个月,国民党重庆政府驻瑞典大使何凤山,从斯德哥尔摩给蒋介石打了一通密电,这是驻外大使必须定期呈给蒋介石的例行「舆情报告」。电报内文是这样写的:

「据瑞典新闻社称:莫斯科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自一九三四年,在卡普甲教授督导之下,已完成分离原子之试验。据苏联发言人称,用苏联制造爆炸性原子之方法,制造原子弹,其成本较美国所制者为廉。」

十天后,另外一封也是有关外国发展原子弹的文件,也由侍从秘书以工笔楷书誊写呈给蒋先生,那是「军事委员会」专门管情报的第二厅中将厅长郑介民呈上来的一份《情报辑要》,这份简短情资报告是军统局驻伊朗德黑兰的情报官黄于安呈报回国的密电,电报声称:「据伊朗参谋本部密息,德国流亡科学家在喀尔巴阡山,造成新原子弹,较美国者简单,力大,成本亦低,英苏两方正力图罗致,确否待证。」

这两通电报叙述内容,毕竟和中国无直接关联,并未触动蒋介石的神经,而蒋先生真正起心动念,开始积极计划着手研制原子弹,还是受到他的党内对手、桂系大将李宗仁提议的刺激,李宗仁一度为蒋介石最初尝试研制原子弹的幕后推手。

李宗仁的建议

1946年1月间,北平行营上将主任李宗仁,得到了一项极为可靠的情报,讯息指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陆军省秘密派遣了一支技术人员队伍,到张家口采掘原子放射性原料。日本投降后,这个研发原子弹的小组中,有三十余人被中国共产党逮捕,其余未遭逮捕的人员,全都隐姓埋名藏匿在北平。李宗仁有意按图索骥,寻觅躲藏在北平的日本原子弹专家的下落,希望这些日本专家协助国民政府当局研发原子弹。

李宗仁汇集了所有的情报讯息,于1946年2月1日,打了一份报告,以密电形式拍发给在重庆的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密电原文写道:渝委员长蒋:(9965密)据报,敌「华北交通会社」日人西田称:

(一)日陆军省曾派来我国张家口地区,技术人员七十余,端事采取核原料,于日军投降后有三十余人投入奸党,其余人员均散居北平。如我政府愿予留用,西田决能招集彼辈在中国研究,并将原子能设计成功报告,尽量使其早日成功,否则均不愿予以发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页/共3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