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走廊上的猎手——朝鲜战争苏联空军第二号王牌佩佩利亚耶夫上校(3)
佩佩利亚耶夫上校(右)刚刚完成对一架新的米格-15 的试飞,时间是 1950 年末,很快他的团就会开往安东
50 年 12 月,美军配备 F-86“佩刀”式战斗机的第 4 联队参战,为了对抗新型的“佩刀”式战斗机,苏联空军组建了第 64 战斗机航空军,其中包括了第
324 战斗机航空师,由第 176 近卫战斗机航空团和 196 战斗机航空团组成,这两个团的飞行员的素质都是上上之选。最引人注目的是 324
师的师长伊万·阔日杜布上校,他是二战中苏联空军的头号王牌,曾在卫国战争中击落过 62
架德国空军的飞机,并获得过三枚代表“苏联英雄”称号的金星勋章,全苏联当时只有三个人(朱可夫元帅、阔日杜布和二号王牌波克雷西金上校)有这样的荣誉。
196 团在 1951 年 1 月进驻我国东北,他们最初部署在二线机场以便继续完成使用米格-15 战斗机的训练,随后他们转到了安东机场。4 月 1
日,全团完成作战准备并投入了战斗。不过初战并不顺利,原因很简单,由于保密的原因,苏联空军规定了许多限制:包括禁止飞到海洋以及敌军控制的地区上空,生怕会被击落而导致飞行员被俘,飞机漆着中国标志,最糟的是,他们在飞行的时候被迫使用朝鲜语或汉语进行无线电通话。佩佩利亚耶夫和近卫
176
团团长萨尔格利·维辛雅科夫中校对这些限制非常不满。佩佩利亚耶夫回忆道:“在激烈的空战进行时,你是不可能去使用一些你不熟悉的外国语言进行沟通的。因此在一两个星期后,我们决定不理那个命令,上头很快就来问罪了,我告诉他们:‘你自己飞上去打一下看看!’”
阔日杜布上校和他的部下站在一起,向 64 航空军的指挥官
I.V.贝洛夫中将提出了异议。由于阔日杜布名气的作用,苏联空军最终决定废除这条限制,允许飞行员在空战中使用俄语通话,这个决定很快使空战的状况好转。1951 年
4 月 12 日,36 架 176 团和 196 团的米格-15 战斗机拦截了一队由 48 架 B-29 轰炸机(来自第 19、第 98、第 307
轰炸机联队)组成的编队,这个编队由 34 架 F-84 和 18 架 F-86 战斗机护航,正准备轰炸鸭绿江上的大桥。在激烈的空战中,3 架 B-29
被击落,7 架以上被击伤,只有一架米格-15 被“佩刀”式战斗机击落。
1951 年 5 月 20 日,在经过三个星期的平静后,一队由 50 架米格-15 组成的编队和 28 架“佩刀”式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空战,美军声称击落 3
架,苏军声称击落 4 架,事实上双方各被击落一架。美国空军 334 战斗机中队的詹姆斯·贾巴拉上尉(美国空军朝鲜战争第二号王牌,当日声称击落米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