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逃离大陆经过及其在台湾的岁月(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帝。袁死后又 投靠北洋军阀段祺瑞。

1916年 7月任山西督军兼省长。

1917年 9月,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爆发。他秉承段祺瑞的旨意,派兵赴湖南同护 法军作战,遭惨败。在北洋军阀混战的年代,他朝秦暮楚,进行政治 投机,并乘机将部队扩充为 12个旅。

1927年 6月,在北伐战争取得 很大胜利的形势下,他自称北方革命军总司令,悬挂青天白日旗,随 即将军队扩编为 8个军。

7月,在山西进行“清党”,迫害共产党人。

1928年 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对奉系军阀张作 霖部队的作战。3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太原分会主席、北平(今北 京)分会代主席、平津卫戍总司令,势力范围扩展到河北、察哈尔、 绥远及北平、天津。

1929年又兼任国民党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1930 年,蒋介石借“编遣”之机,剪除异己。阎锡山同蒋介石发生尖锐的 利害冲突, 8月联合冯玉祥反蒋,在北平另组国民政府,任主席。 9 月,张学良在沈阳通电拥护蒋介石,出兵进山海关。在蒋冯阎大战中, 冯、阎战败。阎锡山逃往由日军占领的大连。由于山西军政要人都是 他培植的亲信,他仍可控制山西局面并随时准备东山再起。

1931年 8月,乘日本飞机秘密回山西,隐居河边村,遥控太原。

“九一八” 事变后, 1932年 3月,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重新统治山西和绥远 两省。他采用保境自守的策略,着重搞好本省建设,充实力量。

1935年日军进窥绥东,他提出了“守土抗战”的口号。

1936年 2月, 红军东征,由陕北过黄河进入山西,阎军大败。蒋介石乘机派五个师 进入山西。红军撤回陕北后,蒋介石仍不撤走。随后,他面对日军步 步进逼,而蒋介石也想将他吞并的形势,初步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政策,采取了“拥蒋联共抗日”的路线。抗日战争爆发后, 阎锡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1937年 9月,日军侵入山西后,曾在 代县组织所部积极对日军作战,并同共产党合作抗日。但后来接受了 蒋介石的密令,开始制造***摩擦。

1939年蒋介石发动***高潮后, 他于12月制造“晋西事变”,进攻抗日决死队和八路军。后来又暗中 同日本侵略者联系,在抗日和降日之间进行投机。抗日战争胜利后, 积极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内战。

1945年 9月派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部 侵犯上党解放区,三万余人被歼。随后,在解放军的打击下,他的部 队不断被歼,所占地区日益缩小,到1948年 7月,只剩下太原和大同 两座孤城,但仍继续顽抗。

1949年 3月,逃往南京。 6月在广州任国 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12月到台湾。

1960年 5月病故.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2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