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态龙钟的女神――二战德国海军的防空浮炮台(9)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左:荷兰海军格尔德兰号巡洋舰,1902年; 右:被德国改为炮台的尼俄比号,芬兰,科特卡,1944年

尼俄比号线图

附:二战期间其他国家的海上防空炮台

二战当中,德国以本土为重点防空区域,改装这些浮炮台也是为了增强本土的港口防空。德国的水文特点是通航河道多,运河多,海岸线短,重要港口数目有限。二战另外几个主要海军国家中,美国身处两大洋之间,不需要过分担忧本土防空问题。日本在1944年年中(以四川和马里亚纳为基地的B-29开始对其本土进行大规模空袭)之前也不存在港口防空问题。而且日本海岸线漫长,需要防守的重要港湾也比德国多。如果采用浮动炮台作为重要防空手段,不大可能找到如此之多的退役军舰。根据史料记载,日本海军只是在攻占荷属东印度后将凿沉的“苏腊巴亚”号海防舰(前“七省联盟”号)和K-18号潜艇打捞出水,安装了探照灯和高射机枪,改装为防空警戒舰。至于1940年被解除了武装的法国海军和1943年便向盟国投降的意大利海军,就更不用多说了。

第一页    上一页    第9页/共10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