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重巡洋舰--古鹰级重巡洋舰(古鹰号、加古号)(2)
早期型的古鹰,此时装备的是单管炮
【 加古号 Kako 】

重巡洋舰加古号在最初计划时是一艘轻巡洋舰,由其名称即可看出,加古取名于加古川,但是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应该是以山名来命名的,至于河川名则是二等巡洋舰的命名法.加古号在开始建造之前的大正十一年(1922)十月九日紧急改成为一等巡洋舰.其原因就是当时正在进行的华盛顿军缩会议.
本舰和姊妹舰古鹰号的设计者就是鼎鼎大名的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中将.拥有二十厘米主炮六门,还有取代以往五十三厘米口径的六十一厘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十二门,是日本空前的重武装巡洋舰,在本级舰的带领之下,以后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都往世界一流的水准发展.本舰在舰体上有突破性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到以往的巡洋舰如天龙型,长良型,或是战舰金刚型,伊势型,长门型等,他们的舰首甲板都是平平的,而加古号,古鹰号的前部甲板是第一次采用波型甲板,所谓波型甲板就是从舰首看起来是高高的翘起来的,此种翘起的甲板拥有良好的耐波性,而在本级舰之后的一万吨级巡洋舰如妙高型,高雄型,或是新锐的战舰大和,武藏都有着相同的特征.本舰的改装工事进行的比姊妹舰古鹰号还要早,将六门二十厘米单装炮换装成了三座连装炮塔,此外,裁去了四门鱼雷发射管,加强了防空兵装,并增大了水上侦察机的空间.
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和僚舰古鹰号,及后出的青叶号,衣笠号共同编成第六战队,参加了关岛攻略,威克岛攻略,珊瑚海海战,及出动支持中途岛海战等重要的行动.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八日,因为美军奇袭登陆瓜达卡纳尔岛,所以第六战队在三川军一中将的领导下,出动攻击美军舰队.因为当时美军握有当海域的制空权,所以三川中将就决定来一次夜袭,结果大获全胜,击沉美澳联军的四艘重巡洋舰,并中破一只重巡洋舰,史称第一次所罗门海战.但是因为害怕美军机动部队的攻击,所以未能对脆弱的登陆船团加以攻击,这正是航空至上的时代中,重巡洋舰队的无奈.
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十日,正是第一次所罗门海战后第二日,加古号在回归基地的途中,于午前七时十五分在新爱尔兰岛北方遭到美军潜舰S-44的雷击而沉没,是接着再中途岛海战沉没的三隈号之后,第二艘被击沉的日本重巡洋舰.
建造所 神户川崎造船所
起工 大正十一年十二月五日
竣工 大正十五年七月三十日
排水量 7950吨
全长 185.17m
全幅 15.77m
速力 34.5节
航续力 14节/时7000??
兵装 20cm主炮六门
8cm高角炮四门
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
水侦一架,滑走台一基
近代化改装 昭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改装完了
更改的要目
排水量 8700吨
全长 185.17m
全幅 16.93m
航续力 14节/时7000??
速力 32.95节
兵装 20cm主炮六门
12.7cm高角炮四门
25mm机枪八挺
13mm机枪四挺
次发装填装置附61cm鱼雷发射管八门
水侦两机
射出机一基
丧失:昭和17年(1942)8月10日
舰名由来:一般来讲,重巡洋舰应以山名来命名,但本舰原本规划为轻巡洋舰,所以是由河川名来命名,由来是位于播磨平原上的加古川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高桥雄治 (海兵44期) 昭和16.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