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重巡洋舰--利根级(利根号、筑摩号)(2)
利根级重巡洋舰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观。其全部火炮配置在前部,而后部则布置成水上飞机作业区。这在当时是相当前卫的。日本海军中拥有类似设计的还有大淀级轻巡。这种配置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大幅增加水上飞机的搭载量,并使飞机的起飞作业更加方便。此外还可以避免主炮发射产生的火焰和烟尘对飞机的影响。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筑摩号和它的姐妹舰利根号共同组成第8重巡洋舰战队。由于其独特的性能,两舰一直陪伴机动舰队行动,先后参加了空袭珍珠港、威克岛攻略、空袭达尔文港及印度洋海战等。在中途岛作战中,筑摩号没有受损,后来加入第3舰队,参加了南太平洋海战(圣塔克鲁兹海战)。该战役中筑摩受到美国舰载机的攻击而受损。修复后于1943年到达土鲁克支援作战,并在腊包尔附近受到美国飞机攻击再度受伤。
马里亚那海战中筑摩和利根一起编入第二舰队。后来随舰队在新加坡的林加锚地进行整训。筑摩号的最后一战是莱特湾海战,他被编入粟田的舰队,经西布扬海杀入莱特湾。在10月25日的萨摩岛海战中,筑摩号的舰尾被航空鱼雷击中,造成舵机损坏,舰尾下沉。最后在日军撤退时因无法航行而自沉。
制造所 三菱长崎造船所
开工 昭和十年十月一日
下水 昭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
完工 昭和十四年五月二十日
基准排水量 11213吨
公试排水量 14070吨
全长 200.6M
舰宽 19.4M
速度 35节
续航力 18节时8000海里
武器 203毫米50倍径主炮8门
127毫米高射炮8门
25毫米机炮12门
610毫米鱼雷发射管12门
水侦6架
弹射器2座
丧失:昭和19年(1944年)10月25日
舰名由来:因为原本计划为轻巡洋舰,所以依河川名命名。筑摩川是信浓川在长野县境内的名称。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古村启藏 (海兵45期) 昭和16.8.11
荒木传 (海兵46期) 昭和17.11.10
重永主计 (海兵46期) 昭和18.1.20
则满宰次 (海兵46期) 昭和19.1.7
【性能诸元】
排 水 量
15,200吨(标准)
主炮
四座双联装八英寸(203mm)主炮
副炮
8座5英寸(127mm)火炮
高炮
57座25mm高炮
最大航速
35节
舰员
8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