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重装甲营列传--欧罗巴的重装甲“神话”-503重装甲营(2)
而在503营36个月的“生命”中,有27个月是在前线度过的。到1944年的8月,部队确认的击毁记录达到了1500辆,而到1945年3月,官方记录中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2000,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在当时营部还有大约20辆虎式坦克,相信最后的数字应该远不止2000,相信如果用“神话”这两个字来形容503营的一生没有人会认为过分。当然,503重装营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高昂的。从1942年的12月部队开赴东线到1945年投降,大约有53%的军官,26%的非作战人员和21%的士兵永远的躺在了欧罗巴的大地上。
传奇连队
在开始叙述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支极富传奇色彩的连队――国防军第502独立重型装甲营第2连。该连于1942年5月在班贝格(Bamberg)作为502营的下属连队组建成立,其大部分兵员来自第1、第10和第35装甲团。7月28日整个连队跟随502营前往法灵博斯特尔(Falbngbostel)进行训练。在当年8月23日502营的第1连跟随营部以及几乎整个维修连开赴了东线北部的姆加城,而第2连则仍留驻原地准备在接收足额的装备之后才动身。可直到42年的9月25日连队才接收到首批2辆虎式坦克。而在之后的三个月里,整个连的官兵训练仅限于自己连内仅有的2辆虎式坦克以及一些常规武器。终于在12月21日,统帅部下达了出发的命令,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如意料之中的前往列宁格勒前线与502营主力会合,而是去斯大林格勒――一个将决定整个第三帝国命运的地方。
1月3日,齐装满员的第2连乘坐特快专列来到了顿河前线。而从罗斯托夫开始,列车上所有坦克都将炮弹上膛,以便随时开火抵御从前线渗透过来的苏军先头部队。于1月5日到达普洛列塔尔斯卡亚(Proletarskaja),由于前线吃紧,顿河集团军群马上将这支部队投入到库贝尔列(Kuberle)地区支援第17装甲师,并接受该师调遣。
日前出至伊沃瓦斯卡基(Ilowaskij)以西的两个坦克团的苏军部队已与在库贝尔列(Kuberle)的第17装甲师激烈交火,第2连在接到无线电求援信号之后迅速越过整个第17装甲师的防线与敌军坦克直接对话,苏军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尽管第2连确认击毁了2辆T-34和8门苏军火炮,但自己也在战斗中损失了一辆III号坦克,可有苏军盘踞的伊沃瓦斯卡基村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第2连便在第二天早上迅速夺回了该村。
10日,苏军从东南方向对第17装甲师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而第2连在那里,他们又一次顶住并粉碎了苏军装甲部队的猛攻。连日作战也使得连内坦克待修数量骤增。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当天晚些时候抽调出所有可以出动的部队――3辆虎式和6辆III号坦克来掩护第16摩步师向西撤退,并在完成任务后于14日与连队大部在普洛列塔尔斯卡亚(Proletorskaja)会合。22日,已经身心疲惫的第2连官兵终于回到了罗斯托夫,也就是在那里,他们接到了来自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并入第503独立装甲营并成为其第3连。
流血的顿河
回过头来让我们看看503营。25日在普洛列塔尔斯卡亚下车,便立刻出发去执行作战任务――要牢牢守住坐落在马内奇河(Manytsch)上的至关重要的两座桥梁,因为几乎所有运往前线的公路补给都要经过这里。在该村度过了平静的两天之后,503营于5日又折回了普洛列塔尔斯卡亚,但该营第2连部队在途经尼古拉耶夫斯基(Nikolajevski)的时候与从前线渗透过来的苏军激烈交火,有一辆三号坦克击毁,503营稍作后撤并在一个叫克拉斯尼基(Krasnij)的村子建立起防御阵地。当天晚上,来自第128装甲掷弹兵团第2营的掷弹兵们也赶来支援。6月凌晨5点,第一连将负责从正面强攻尼古拉耶夫斯基,而第二连则从左侧包抄切断敌军退路,第1连的进攻出奇的顺利,败退中的苏军又与迂回过来的第2连迎面遭遇,尽管成功消灭了这支苏军,但第2连自身也有2 辆“老虎”和1辆三号坦克被击毁。之后,503营又转移到了该村以东2公里的斯提普诺耶(Stepnoje)驻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