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游击队的装甲力量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南斯拉夫游击队的装甲力量

南斯拉夫游击队使用装甲车辆始于一九四一年九月,当时南斯拉夫游击队首次俘获了四辆坦克。这些坦克马上就被使用于一九四一年十月下半月对克拉列沃〔Kraljevo〕市的进攻。但进攻失败了,所有坦克在德军对游击队发动的秋季攻势之中损失殆尽。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黑山,一支游击队部队攻击了一支意大利护送车队,战利品中包括三辆坦克,这些坦克被用于次日进攻黑塞哥维那的拉斯特瓦〔Lastva〕附近的意大利守军。拉斯特瓦于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三十日被攻克。同年十二月十八日,另一支意大利护送车队被攻击并摧毁,其中的一辆坦克后来被修复使用。在战争的第一年〔一九四一年〕,游击队没有能够建立起正规的装甲部队,因为没有真正的适当装备也没有稳定的游击队控制的地区。但这一切迅速改变,一九四二年初,建立了第一个装甲单位。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在柳博沃〔Ljubovo〕的游击队缴获了两辆菲亚特/安萨尔多CV3/35超轻型坦克,在科雷尼察〔Korenica〕成立了一个坦克排,即“人民解放游击队利卡分遣队坦克排”,坦克排隶属于该部队直到一九四二年十一月,然后转归克罗地亚地区第一战区指挥。一九四二年春,坦克排有两辆超轻型坦克和八个人〔其中有一名意大利战俘,艾拉吉?切莱斯蒂诺「Airagi Celestino」〕。该排不久又得到了一辆CV3/35,这是在普利特维采〔Plitvice〕湖地区的波洛伊〔Poloj〕的行动中缴获的,这使排的实力在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二日增至三辆超轻型坦克,十二人。坦克排在巴尼亚〔Banija〕、利卡〔Lika〕、科尔敦〔Kordun〕和察津斯卡克拉伊那〔Cazinska krajina〕地区活动,一九四二年共参加了十五次作战行动,包括在普里耶博伊〔Prijeboj〕、普利特维采、波德拉帕茨〔Podlapac〕、乌德比纳〔Udbina〕、图西洛维茨〔Tusilovic〕、拉科维察〔Rakovica〕、斯卢尼〔Slunj〕、采廷格勒〔Cetingrad〕、斯卡卡瓦茨〔Skakavac〕、拉辛耶〔Lasinje〕、切梅尔尼察〔Cemernica〕和上布齐察〔Gornja Bucica〕。一九四三年一月,该坦克排解散,坦克被掩埋。

一九四二年,虽然在南斯拉夫各地都陆续有装甲车辆被游击队缴获,但却没有没有组成实际的装甲部队。比如,一九四二年初,游击队在拉普采〔Lapce〕和科雷尼察附近俘获了一些意大利超轻型坦克,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又在波斯尼亚从克罗地亚乌斯塔莎分子手中缴获了两辆超轻型坦克。

九月在亚伊采〔Jajce〕附近的一次冲突中又缴获了一辆装甲车。在其他地方也俘获了两辆超轻型坦克。

在普罗佐尔〔Prozor〕附近的防御作战中,游击队成功缴获了十二或十四辆意大利超轻型坦克,于是在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五日成立了有十辆坦克的第一坦克连。该连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参加了许多战斗,并损失了一些超轻型坦克。剩余的坦克按铁托的命令于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五日被沉入内雷特瓦河,因为在游击队撤往的地区的地形不适合坦克作战。

较大的编制的部队的出现

游击队第一军也建立了一个装甲连――克罗地亚NOV和PO〔“人民解放军「NOV, Narodna Oslobodilicka Vojska」”和“游击分遣队「PO, Partizanski Odred」”〕第一军坦克连。

当陆续获得装甲车辆时,首先建立了第一坦克排:第九利卡旅于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四日在弗雷帕茨〔Vrepac〕附近的图西采〔Tusice〕缴获了两辆菲亚特/安萨尔多CV3/35超轻型坦克;一月三十日第一利卡旅于祖雷塞维齐〔Zulesevici〕也缴获了两辆同型超轻型坦克。第一辆“真正的”坦克――一辆霍奇基斯H-39,由第五科尔敦旅于一九四三年二月六日在德雷诺瓦齐〔Drenovaci〕附近缴获,第二辆〔也是H-39〕由第四科尔敦旅于一九四三年二月在奇维托维齐〔Cvitovic〕附近的班丁桥〔Bandin Most〕缴获。

原来人民解放游击队利卡分遣队坦克排的三辆菲亚特/安萨尔多CV3/35超轻型坦克也被挖了出来。最终,第一坦克排于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五日在科瓦西采〔Kovasice〕扩编成上面提到的坦克连。此时该连有三十六人,包括一名妇女――二十四名塞尔维亚族、十二名克罗地亚族。装备包括两辆霍奇基斯H-39坦克和八辆菲亚特/安萨尔多CV3/35超轻型坦克。到一九四三年四月十二日,人员增加到四十人,八月又减为三十八人――二十八名塞族、七名克族、一名斯洛文尼亚族、一名意大利人和一名俄国人。一九四三年六、七月间,第十三海岸山地师在普罗基卡〔Prokika〕附近又缴获了一辆CV3/35。加入该坦克连,使该连实力到一九四三年九月一日时增加到九辆CV3/35〔八辆使用〕,两辆霍奇基斯H-39坦克〔一辆使用〕和两辆摩托车〔一辆带斗三轮,另一辆为两轮的〕,编为三个坦克排。该连隶属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NOVJ〕第一军直到一九四三年九月十一日,然后归克罗地亚人民解放军和游击分遣队的参谋部指挥。到一九四三年八月,该连以科瓦西采为基地,然后是武尔皮雷〔Vrpile〕,九月起在奥托查茨〔Otocac〕,并以加茨卡多里纳〔Gacka Dolina〕、利耶科平原〔Lieko polje〕、戈斯皮奇〔Gospić〕周围为作战区域。 坦克连参加了在巴宾河〔Babin potok〕、茨尔纳弗拉斯特〔Crna Vlast〕、戈斯皮奇、契罗卡库拉〔Ciroka Kula〕、比拉伊〔Bilaj〕和布鲁扎纳〔Bruzana〕的战斗,有六人阵亡,十四人负伤,损失一辆CV3/35〔后来被拆为其他车提供零备件〕,一辆超轻型坦克被克罗地亚人缴获,还有两辆超轻型坦克和一辆坦克受损。

一九四三年九月意大利的投降使游击队得以解除很大一部分意大利占领军的武装,得到了数量巨大的武器,其中包括坦克。因此,在达尔马提亚、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都建立了坦克营。在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第四战区坦克营在一九四三年九月九日游击队一接管斯普利特就成立了,装备十六辆超轻型坦克和两辆装甲车。在一九四三年十二月解散前,该营在包括锡尼〔Sinj〕、库普雷斯〔Kupres〕、杜夫诺〔Duvno〕、特拉夫尼克〔Travnik〕等地作战。在斯洛文尼亚,用从当地意大利人那儿缴获的装甲车辆组成了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坦克营,其三个连共有四十五辆超轻型坦克和四十五辆装甲车。由于坦克乘员训练不足,该营在与德军坦克的冲突中损失惨重,剩余坦克被藏了起来以免被德军所获,该营也被解散。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页/共6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