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太平洋丛林血战:狙击手成为“死神的镰刀”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战争结束,美日双方在太平洋上进行了残酷而又血腥的对抗,这其中既有巨舰、飞机和坦克的钢铁碰撞,也有普通士兵之间的搏命火拼。在所有的士兵中,有一个群体最神秘,也最令人恐怖,这就是狙击手,他们手中的狙击步枪,就像死神的镰刀,让对抗双方的官兵们不寒而栗。美军狙击手--狂热的射击爱好者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有一些专着于靶标的优秀射手,对他们来说,参加海军陆战队一年一度在佩里堡进行的远程射击比赛是一项异常残酷但是也具备巨大吸引力的竞争。无论如何,海军陆战队,总是军队中那些狂热射击爱好者的支柱。在战争初期,陆战队的狙击训练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到1942年末,又分别在加利福尼亚的绿地军营等3个地方建立了侦察-狙击手训练基地。陆战队的狙击学员们被教授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如何测算距离、纠风偏、阅读地图、伪装、观察和一些野外技能,以及从100码到1000码(92~923米)范围内的射击技巧。美国海军陆战队采取的这种训练方式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惟一的,没有哪个国家曾经训练其狙击手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射击。可是在战争中,这种训练方式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冲绳战役中,美军狙击手丹尼尔?卡斯在1200码(1100米)的距离上干掉了日军的机枪手。

海军陆战队的基础训练是侦察和进攻性狙击,尽管在太平洋战争早期这些目标很难达到,因为那里的丛林地形使“标准”的狙击行动很难展开。陆战队的侦察-狙击小组由三人组成,包括一个狙击手、一个观察员,以及一个后备队员。后备队员的主要作用是使用步枪或者冲锋枪为整个狙击小组进行警戒保护,陆战队每连配备一个侦查-狙击小组。可是在实际行动中,由于伤病和死亡造成的减员,陆战队狙击小组最后经常只有一个人,由步兵在后面实施支援。

日军狙击手--帝国的荣耀

与美军相比,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日军的实战经验相对丰富一些。20世纪30年代,日军狙击手已经在中国东北地区获得了相当程度的锻炼。在训练中,日军狙击教官要求狙击手尽量远离陆地到荒岛上生活,随身携带很少的一点水和大米。像美国大兵后来在越南战场上碰到的越南人一样,日本人自给自足的本领也超强,这意味着他们也可以依靠很少的一点食物潜伏一周时间,而欧美人如果用这点食物生活一周,恐怕连爬向救护站的力气都没有了。日军的狙击手不是自愿的,专家经过精挑细选以后,被认为最适合这个行当的士兵才能成为狙击手,对日本军人来说,这些人是帝国的荣耀。日本人的训练非常实用,重点是实战中的射击、伪装和隐蔽战术,但是与欧美狙击手相比,日本狙击手搜集情报的能力较差。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页/共4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