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保卫战:四平是国共谈判桌上一个重要的筹码(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四月十六日,从北平回到东北的杜聿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四平。

四平血战开始了。四平位于辽宁与吉林的交界处,当时是通往南满、西满和北满的交通枢纽。四平城北面山峦起伏,其余三面地势平坦,从地形上看无险可守。

在林彪的急令下,东北民主联军所有的主力部队昼夜奔袭,前后到达四平的总兵力近八万人。官兵们还是开始紧急抢修防御工事。他们沿着小城外围挖掘了大量的交通壕,甚至把小城西南的河道全部堵塞,从而让河水漫出形成大面积的沼泽,以阻止敌人坦克的冲击。同时,四平城内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和医疗用品。林彪的命令是:要使每一个前线指战员有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决心,要有与最后一个阵地共存亡的决心。

十八日,国民党新一军在郑洞国的指挥下发动了攻势,其新编三十师沿铁路由南向北,新编三十八师由西向东,五十师直指四平东南,三路大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对四平正面展开轮番攻击。国民党军的每一次进攻,都用优势火炮进行长达三个小时以上的火力准备,致使四平外围的阻击阵地上硝烟弥漫、弹坑累累,东北民主联军所有的防御工事很快就被夷平,官兵们只有利用钢板构成的堡垒做掩护,躲避炮弹的杀伤,然后待敌人冲锋到三十米处时,跳出工事用手榴弹和刺刀展开拼杀。经过反复的拉锯作战,新一军终于在东北民主联军的正面防御线上撕开一个缺口,进攻部队在坦克的引导下从缺口进入,并急速向纵深发展,占领了四平市区西南角的一座楼房。东北民主联军多次组织反击,但是在伤亡百人之后依旧没有夺回。在新一军五十师的进攻阵地上,百门以上的火炮以每分钟二十五发炮弹的火力向东北民主联军的防御阵地进行狂轰,但随后步兵的冲击依旧要面对共产党官兵的顽强坚守和寸土不让。战至二十二日,新一军重新协同火炮,前后配置,开始了毁灭性的轰击,致使东北民主联军的交通联络全部中断,各部队阵地都处在各自为战的情形中。这时候,战斗的焦点转向四平城西北一个叫三道林子的高地。仅二十二日一天之内,双方在高地上展开的拉锯战就有四次之多,而坚守在这里的东北民主联军的一个营伤亡达百人以上。二十三日,新编三十八师集中炮火轰击三道林子的北山阵地,东北民主联军阵地上平均每分钟落弹四百余发。新一军虽然武器优良、火力猛烈、战术精到,但是当白刃战和肉搏战来临时,国民党军官兵面对共产党官兵不惜生命的勇气不禁心惊胆战。四月二十六日,新一军在四平城东的一次攻击被打退,东北民主联军在城北的反击未能奏效,战场出现了暂时对峙。郑洞国要求杜聿明增援。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4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