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军解放新疆 千名女兵受到全军的保护[图](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姑娘们自从离开哈密之后,终于痛痛快快洗了一次澡。李建菊说:“身上抹下来的灰,有好几斤!”

姑娘们从里到外全部换上了新衣后,这才想起自己是女人。当时胡静洗完澡后,提议把生虱子的衣服全部烧了。李建菊说不行,用水煮煮,虱子就会死了,还能穿。

七套衣服在一口大锅里煮了半天,姑娘们仍不放心。直到水面上浮出一层虱体,才敢捞了出来。

和清一色女兵的女生大队相比,赵佩玉这批编在十队的几个女兵可就苦了。1950年元旦从吐鲁番出发后,她们一直跟随教导团主力,每天以60至70公里强行军,连续行军48天,才走到喀什。途中平均每人穿破8双鞋子。

元月中旬,十队到达焉耆后,沿冰封的开都河溯源而上,直奔库尔勒而去。

两天后,暮色西垂时,才到达铁门关。由于语言不通,请的维吾尔族向导也说不清离库尔勒还有多远,队长李绪珠决定就地宿营。

部队正在忙着安营扎寨,满身知识分子情调的赵佩玉、尉迟颖俩人却顺着铁门关附近的小路走到了石壁刻有“襟山带河”的孔雀河畔。河上有一座钢木结构的大桥,桥的那头守着几个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士兵。赵佩玉过去一打听,守桥的士兵告诉他,前面就是库尔勒。

尉迟颖站在桥上大声喊道:“队长,翻过山就是库尔勒了!”

正在忙着架灶设帐的部队听她一喊,没等李绪珠下命令全都开始收拾东西了,又拔营出发了。

队伍又在黄昏中向库尔勒开拨了。

赵佩玉和尉迟颖站在桥头的哨楼上高声吟起了岑参的诗句: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旌旗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赵佩玉说:“岑参这首诗里说的戍楼,就是咱俩现在站的这座铁门关城楼。岑参一生中,七次出入铁门关……”

“大姐,你考古来啦。”尉迟颖说。

赵佩玉说:“晚上到库尔勒后,咱们搞个边塞诗会怎么样?”

尉迟颖说:“行。”

赵佩玉是位归国华桥,她1924年出生于美国加罗林州,大学毕业后跟随父母回国。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初期,社会一片动荡,父母又回到了美国,她只身一人留了下来,进入山东大学外文系读书。1949年9月,在兰州西北师范任教时,毅然参军,跟随部队进疆。

十队的大学生大都是些高级知识分子。进疆前,王震将军对教导团的领导说:“他们可都是将来建设新疆的宝贝,保护不好他们,你们就是新疆建设的罪人!行军中就是你们团长、政委牺牲了,也不能给我丢一个,少一个,否则,我拿你们是问。”

第一页    上一页    第4页/共6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