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援助与东北解放:苏联援助了37000门火炮?(2)
由于苏方许诺的援
助落空和对中共的排斥,进入东北的中共军队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3师是进军东北中人数最多的一支主力部队,11月25日到达锦州附近时,黄向中央报告情况说:“部队50多天行军,极疲劳。自华中及沿途动员,均说坐火车、汽车,到东北背好武器等乐观心理。现在处于无党、无群众、无政权、无粮、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之困难情况,部队士气受极大影响。”黄克诚师实际得到的武器是“仅补充步枪1200支、轻重机枪44挺、山炮10门、野炮4门。
在武器装备远劣于国民党军的状态下,中共中央决定调整战略。1945年12月28日,毛泽东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要求进入东北各部队作长期打算。依靠苏方提供援助的话,一个字也没有提。这表明,中共中央已彻底丢掉幻想,准备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国民党争夺东北。
2
东北野战军的发展壮大,只有短短3年。武器装备是怎样发展的呢?
炮兵的发展是最典型的例子。1945年底,东北野战军总数为107959人,拥有步枪39641支、轻机枪1139挺、重机枪105挺、掷弹筒59个、迫击炮64门。能够用于战斗的重武器如榴弹炮、坦克、飞机,一无所有。这个基础比关内的山东野战军要差得多。说明东北野战军在东北未得到任何外来援助的重武器,连枪支都补充得极少。炮兵干部“在抚顺收集了20余门高射炮,在沈阳抢出几辆坦克,在抚顺、通化等地收集了几十辆汽车。移师牡丹江后更派人四处搜山,先后在镜泊湖、阿尔山等地收集了上百门山、野、榴弹炮及各种零件近万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了三个榴弹炮团,并由南满炮兵旅拨来一个炮兵团、一个高射炮大队、一个战车大队。到1947年2月,炮兵共收集到各种火炮700余门。其中,榴弹炮49门、野炮97门、山炮108门、步兵炮141门、迫击炮300余门。可以说,东北野战军的炮兵,是靠“拾破烂”建立起来的。
军工的创业同炮兵一样,也是白手起家。1946年4月,在通化建立最初的兵工生产基地。到1947年,东北军工的年生产能力达到手榴弹300万个、子弹2000万发、各种炮弹150万发,基本满足了野战军作战需要。上述事实雄辩地说明: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而不是单纯依靠苏联的援助取得的。
3
那么,苏联究竟为东北解放战争提供了哪些帮助呢?1962年刘亚楼上将说:“一般人总认为苏军留给四野不少武器,这是误解。”当时不仅不给我们武器,还吃掉了我们不少部队。也可以写一下当时斯大林为了照顾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还有个重要问题:当时我们曾向中央建议,以中央的名义向苏军要些武器。毛主席当即电示:中国革命主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禁止用中央的名义向他们要东西。后来以四野的名义,用粮食和他们换了一些武器。用红军票子到大连买黄金,购买了一些武器。朝鲜同志不错,卖给我们一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