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丢失朝鲜半岛北部的历史原因(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建州左卫女真与李朝百姓混杂居住,免不了你来我往,李朝官府对女真人是严酷的。“一有所犯,笞杖之刑固无所赦,至于居民亦有相殴野人者”。在官逼民欺的情况下,女真人不得不将“其部落居江内悄悄移居江外”。居住在李朝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建州左卫、兀良哈等,他们的痛苦、忿满与仇恨可想而知。对于女真人的愤怒和反抗,李朝早有防备。李王说“去年筑会宁镇,凡察云,何用石城?为其奸计已发端倪,庆源之兀良哈亦如是矣。彼人之心以为四镇撤去则可以耕牧于其间,恣行奸计矣”。这段分析与评说的确称得上是强盗的逻辑。凡察等无力与李朝争夺,将仇怨报与明廷,明廷传旨查问,李朝遣使对凡察训叱并加威胁,“汝若不改前心,事我不诚,汝无生理矣。汝之七子二女与诸族属皆在此,汝何不爱惜乎”。凡察为保护子女族属的生命屈从压迫:“告天誓之,仍言曰:予舍此土顾无去处。满住虽赍圣旨来促,我无移去之意,永世归顺,死于都制使足下矣。岁月久则当知予之诚伪矣”。凡察表面必须装出诚心归顺之意。七月正值炎暑。女真人向来不畏严寒却畏暑热,因为狩猎为业的女真人吃肉穿皮衣,没有布、丝衣料。夏日穿皮衣可以躲在蔽日的森林里,到烈日当空的农耕地区是难以忍受的。所以朝贡均在冬日。此刻凡察却例外于夏日赴汉城朝见李王。在李王面前“良久不言”,在李王催促与表示宽赦之意后请求“欲退居会宁三十里之外”,“凡察对曰,管下愚民无知犯法,抵罪不赦。边人或轻蔑我民,且牛马互相放逸、踏害禾谷,故欲退居耳”。凡察屈身侍大,受到岐视与压迫日深,终于两年之后逃往西部与李满住聚居。建州左卫的此次迁徙,非同猛哥帖木儿当年率众迁至镜城和阿木河,无有或少有资产携带之忧,此时已有了成熟的农业,舍弃房屋土地实为无奈,实为李朝侵夺的结果。

李朝为占领建州左卫女真部落居地,抓住了两次机会。一是猛哥帖木儿被害,二是凡察赴北京。首领不在,部众涣散,硬将边城向女真地域推移。李朝还几次出兵征剿女真地区,逼迫其跪伏或驱逐其北移。在此过程中,朝鲜对女真人是残酷的。太宗十年三月,李朝边将赵涓屠杀女真的男女老少,又捕捉了女真首领甫乙吾。杀头领没有借口,又不敢放回,因为“若放还,则入其故里,积尸蔽野、屋庐烧尽,妻子朋友皆已死亡,虽一宿一饭亦无所寄。怨极于天,必告天子,誓死复仇矣” 。女真人遭到了灭顶之灾,必然没齿不忘。三十余年之后“野人于中原路上见貌类赵涓者欲害之,其志惨矣。”不仅赵涓一人,后“有洪师锡往征彼土,杀掠甚众,彼人闻师锡为府使则必注意报复”。“师锡领兵往征结怨于彼者深”,李朝臣民更体会到,女真人“报仇之心传至后世尚不忘怀。女真人仇恨至深,实因李朝欺压太深。其边官平安节制使驰报,”野人等数数来往,盖因其妻子被夺,怀愤不解之致然也“

第一页    上一页    第6页/共8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