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购“现代”舰原因:96台海危机(6)
海军现代级驱逐舰军港停靠
技术引进中国在国防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坚持奉行“自力更生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原则,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签署的多项军购合同上,大部分都有技术引进的相关条款。这一特色在“现代”级的引进工作中也得到鲜明体现。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积极发展,中国造船工业和舰艇研发能力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到引进“现代”级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军工企业在舰艇的总体设计、反舰导弹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受技术储备不足、科研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在舰艇动力、中远程防空系统、反潜武备和舰载雷达和电子设备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以舰载防空系统为例,我国虽然已经基本吃透法制“海响尾蛇”舰载点防空系统,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出了国产“红旗”一7近程防空导弹且普遍装备部队,但在更为关键的中程和远程防空系统上却长期裹足不前?D?D无论是仿制的“猎鹰”60还是独立研发的“凯山”系列都未能达到海军要求的水平,这直接造成了我国水面舰艇编队防空能力的孱弱。同时,由于缺乏合适的动力、雷达和武备等子系统,也直接拖延了新一代国产驱护舰的研发进程。这一切都证明,单纯的自力更生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想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只能另辟蹊径。
遵循着这样的思路,中国在与俄罗斯进行引进“现代”级驱逐舰的有关谈判时,也把舰上装备的多种子系统纳入整体引进的一揽子计划中。虽然“现代”级的船体和动力都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上,但其所采用的“施基利”防空导弹系统和“顶板”、“音乐台”等雷达和电子设备却都是俄罗斯海军80年代的新设备,技术指标较为先进且成熟可靠。在引进“现代”级的同时引进舰上多种技术水平较先进的子系统,并将其与自行研发的舰体进行有效整合,无疑可以大大缩短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代国产大中型水面舰艇的研发进程。在近年来服役的052B/C和054A等国产新型驱护舰上,我们看到了包括“施基利”中程防空系统、AK630近防炮、MR一710型“顶板”对空对海警戒雷达和“音乐台”导弹制导雷达在内的大量原装备于“现代”舰的子系统。这些俄制设备的引进也的确有效保证了国产新舰的顺利服役,为中国海军远洋舰队的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现代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