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法的差异看清以前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现代的中国采用公历、农历并用的历法体系,公历就是西方通行的历法,它是以公元前46年凯撒的一时兴起,定了某一日为元旦,随后研究历法的学者就依照太阳年制定了历法。而我国 历史 上一直使用着的农历则是在研究天象和历法的学者长期的观察实践中逐渐确立的。
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使用公历往往会感到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方说“今天是几号”这样的问题,公历只能靠查询官方发行的日历才能确定。而农历则不同,想知道“今天是几号”只需要抬头看看月亮就已经八九不离十了。正是因为农历有这样的特点,因此中国 古代 农民几乎从来不会误了农时。
然而不幸的是,居然一不小心刚才看到一些无知的野人在谈论什么“公历是太阳历,农历是月亮历”、“公历是建立在太阳中心论基础上,农历是假设地球中心论”,看到这样的言论实在令人痛心。众所周知,西方在很长时间里都不知地球为何物,一直到十四、十五世纪的 文艺复兴 ,西方在逐渐拜托了上帝的控制开眼看世界,哪里来的什么太阳中心论?西方历法的年的概念与中国一样,都是根据观察星象和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得来的,而不是什么太阳中心论。
中国自第一次 启蒙运动 ( 春秋战国 )以来,学术界就建立起了唯物主义为主体的世界观,而西方却要追溯到17世纪的 牛顿 。 汉代 《 张衡 浑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这说明早在汉代,中国人就建立起来了一种开放式的宇宙观,这与当代人的宇宙观就已经很接近了。因此,中国在天文历法方面在清以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即使明末由于西方生产力极 大发 展,其历法也不过略微领先一点点,然而明政府很快便对自己的立法进行矫正,使其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而到了 清代 ,因为满清官员没有懂得计算历法的,导致了农历与公历的差距加大。这里要提的是不论农历还是公历都需要不断调整,即便现在也是如此,满清没人懂得,最终只能找西方人来计算历法。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跳出来鼓吹农历不如公历、“农历是封建迷信”的原因。
可以说这些跳出来的人,都是一些毫无良知的败类,祖宗的东西自己不懂,就斥之为封建迷信,这种行径与那位“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老太太简直如出一辙、令人发指。希望这些人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败坏祖宗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