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史上最不畏强权势力的六大“钉子户”(3)
这么一个八面威风、有权有钱的军阀人物,功成名
就之时,在老家建幢豪宅供亲人或自己居住,显示人生得意、飞黄腾达,全在情理之中。1931年,徐源泉就在老家建成了一幢融中西建筑艺术风格于一体、在当地堪称最富丽的建筑物——徐家公馆,专给他在家乡的母亲和发妻居住,据说耗资十万大洋。
时至今日,造访这幢徽派特征的老建筑,仍见保存完好的精美木雕,仍能感受其气派与精致。美中不足的是,公馆的一角斜切了一块。据说,斜切的原因在于这不足一平方米的地盘当时属于邻居张姓人家,这个普通人家不同意把自己的土地卖给徐源泉。没有达成协议,徐源泉只好改变设计,把房子的直角变成了斜角,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形状,看上去多少有点缺憾。
建这幢公馆时的徐源泉正炙手可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整个鄂湘都是说话算数的人,更不要说在他老家那个小镇子。然而,人家张家不肯让出那不足一平方米的土地,徐源泉也拿他没有办法。尽管他手里有枪有炮,却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造了这么一幢不规则的房子。
繁华中的“孤岛”
在美国华盛顿的马塞诸塞大街上,有一幢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的孤独陈旧小楼,主人叫斯普瑞格思。原来,斯普瑞格思先生买这幢楼时花了13万美元,开发商欲重新开发,和其议价时,他却向开发商要出了三千万美元的天价。几经周折,开发商最终放弃了与斯普瑞格思先生交涉,重新规划了设计,斯普瑞格思的房子也成了繁华中的“孤岛”。
“恢复原状”的磨坊
上述美国这个“钉子户”还不算最牛的。西方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大概非德国的那位磨坊主莫属。号称“军人国王”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在他的行宫登高远眺,发现他的视线竟被紧挨着宫殿的一座磨坊挡住了。如此不合时宜的“违章建筑”,让这位领袖非常扫兴,在与磨坊主商谈买下这座磨房未果的情况下,“龙颜”震怒,于是派人把磨坊给拆了。结果那位磨坊主告到法院,法院判决国王必须“恢复原状”,赔偿损失,一国之君弗里德里希拿到判决书后也只好遵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