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歼-10:中国十年前就已获得相控阵雷达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俄)安德烈·弗明郭华 编译

基本布局

歼-10战斗机采用了前置可控鸭翼加大三角翼的鸭式气动布局结构,飞机的机身线条流畅,采用了机身融合翼技术。歼-10机身后设一对双腹鳍,单发单垂尾,机身后有小边条。歼-10战斗机之所以采用这种较大后掠角鸭式布局,是因为此种气动布局能在大迎角时为飞机提供合适的俯仰力矩,从而使战机能够获得更好的操纵性能并可显着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同时,由于歼-10战斗机气动布局超音速飞行时的阻力较小,在跨音速飞行时有利于减少飞机受到的阻力。

由于鸭式布局飞机操纵较为复杂,歼-10采用了先进的四余度数字电传动操纵系统。歼-10采用了较大的后掠式单垂尾设计。常规飞机的水平尾翼位置被三角翼后缘的四块活动副翼所占据。机身后部还设一对向外倾斜的腹鳍,直接固定在机身后部两侧的小边条上,有利于增强战机的隐身效果。

歼-10这种鸭式布局飞机的俯仰操纵不一定依靠鸭翼,它可以利用主机翼的后缘襟翼作为辅助配平操纵,这有利于提高飞机的配平能力并显着提高飞机的机动性。此外,当飞机降落时可以偏转鸭翼提供负升力,起到减速板的作用。

歼-10战斗机采用了横截面为矩形的进气道。进气道被设计在了战斗机机腹下方并设计成s型,能降低发动机叶片正面的雷达反射回波,以满足隐身性能的要求。

歼-10战斗机的进气道采用二元可调式设计,进气道中有一幅可调式进气板,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注重飞机亚音速飞行性能的同时也能兼顾飞机超音速飞行时的性能。歼-10这种采用机腹进气的战斗机在大迎角状态下其飞行状态比两侧进气的飞机要好,能有效提高飞机在大迎角下的机动能力。另外,歼-10的机炮设在机腹进气道下面长长的鼓包中。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页/共11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