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实力令英镑称雄全球: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5)
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律:“我认为英镑这个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所以和英国和当时的英国的发展的硬势相配合的话,它的确对推动英国的发展,建立英国在全球性的这种世界霸主经济是有密切关系的,同时的话,一个国家,我认为它的综合国力到了一定程度的话,它也必须让自己的货币体现自己的实力。”
“一种货币只会死在自己的床上”
德国证券教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说过这样一句格言:“一种货币只会死在自己的床上。”它形象地指出了一种货币的价值与其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英镑在金本位制度下占据霸主地位将近100年之后,也面临一些瓶颈,比如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导致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导致了金本位制度的崩溃,也导致了英镑走向衰落。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以此为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大战前夕,各参战国为了准备这次战争,加紧对黄金的掠夺,战争爆发以后,由于军费开支猛烈增加,各国纷纷停止了金币铸造和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兑换,也禁止黄金输出和输入,这就从根本上破环了金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此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争中士兵伤亡约80万,军费开支近100亿英镑,国民财富损失了三分之一,对外贸易方面,1918年达到13.16亿英镑,同时英国的出口额仅为进口的二分之一。巨额的贸易逆差,迫使英国变卖海外投资的四分之一即10亿英镑去补偿贸易的巨额逆差,这场战争使得英国变成了一个债务国,只能通过举借外债解决财政困难和贸易逆差,战前美国欠英国国债约30亿美元,战后英国倒欠美国47亿美元,同时,英国内债因战争而直线上升,战前英国内债为6.45亿英镑,战后猛增为66亿英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日不落帝国”经济出现衰退,英镑的强势地位也就遭到了质疑。
独立经济学家向松祚:“如果我们一定要选一个日子,就应该选在1913年这个美联储诞生的一天,美联储诞生,看起来是偶然的事件,实际上他是代表着美国整体的综合国力,综合的力量已经超越了英国,所以美联储它一诞生,它就已经是世界最强大的中央银行,那也标志着美元已经开始取代英镑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