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团初到联合国:驻地发现200多个窃听器(5)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去联合国的工作人员,衣服不能穿得太差,要做料子好一点的,这涉及中国的形象问题。做衣服那天,吴建民他们晚上在部里吃了饭,集体乘车到东郊民巷的“红都”制衣店。吴建民做了一套单的的确良中山服、一套厚料子中山服、一套西服、一件大衣,4天内就赶出来了,这四套行头他至今还保存着。据说,周恩来曾就着装问题专门作了指示:在出席正式会议的时候,你们要穿中山装,不要穿西服,你们是中国代表团。

当时做四套衣服,已经觉得很奢侈了,但是到了国外,发现外国人老换衣服。开始吴建民他们觉得换来换去是资产阶级的一套,后来发现这里面有些讲究,关涉礼节。1973年吴建民回国时,就自己花钱又做了几套衣服。

代表团出发的时间是11月9日。8日下班后,吴建民夫妇就回到三里屯宿舍22号楼家里,为第二天走作最后的准备。快晚上10点了,突然接到电话通知,说周恩来总理要再次接见代表团成员。

等了一会儿,来接的车到了。和吴建民夫妇一起乘车的,还有住在23号楼的过家鼎。途中,他们自然而然地说起翻译工作的话题,过家鼎说:“你看我这个人,干到现在了,整天忙忙碌碌,常常就为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绞尽脑汁。”

在吴建民印象里,过家鼎的确是个非常认真仔细的人,他在朝鲜停战谈判时就从事翻译工作,长期负责笔译定稿,他的英文翻译绝对不会脱离原意,他看过的东西特别让人放心。他的笔译一流,但口译时会露出紧张神色。后来到了联合国,安理会开会时,通常是5个人出席,代表黄华坐在第一排,周南、赵维坐第二排,吴建民和过家鼎坐第三排,因为老坐在一起,吴建民发现每临要答辩了,过家鼎的脸眼看着就绷紧了,也许他精力集中于工作时就是这样。

车到人民大会堂时,已经午夜11点多了。行前两度接见代表团成员,说明中国最高领导层对进入联合国的高度重视。

代表团准备出行时,距离林彪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已一个半月,但此事一直没有对外透露。吴建民他们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后,听到了有关林彪事件的传达,章文晋念了由林彪之子林立果等草拟的“五七一工程纪要”。周恩来对传达作了解说,他说“五七一”是“武装起义”的谐音,“纪要”是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暗害毛主席、发动反革命政变的纲领。

接着,周恩来又就代表团赴联合国作了进一步指示,其实这些指示多为此前毛泽东与他和部分代表、副代表见面时所说的话。周恩来特别转述了毛泽东引用的“为将当有怯弱时”的典故。

第一页    上一页    第5页/共16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