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绝密情报促使红军长征(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在听完项与年汇报后,马上命令红军作战情报部门立即将4本密写字典复原成文字图表,认真进行分析研究。

开始长征

当“铁桶计划”被临时中央“三人团”(李德为军事指挥、博古为政治决策、周恩来负责督促执行军事计划)传阅后,他们惊诧之余立刻意识到中央红军面临极度危险,如不采取断然措施,就会很快陷入敌军重围之中。

这时中革军委又收到前方战报:敌军已攻击到兴国、宁都、石城、长汀、会昌一线,我战略要地古龙岗已被敌完全占领,整个中央苏区仅剩下瑞金、于都、长汀、宁都、会昌5座县城,红军在各个方向频频告急。

情况表明,敌“铁桶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临时中央负责人深感形势严峻,必须抢在敌“铁桶”尚未合拢前,迅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而在此之前,临时中央也已意识到在内线打破敌人“围剿”已无可能,为此中革军委曾命令红7军团、红6军团、红25军先行北上西征(也是最早开始长征的红军部队),并发出“猛烈扩大红军3万”的口号,充实主力部队,为红军战略转移做准备。

经过对敌“铁桶”计划和当前敌我态势的分析,临时中央仓促做出决定,以中革军委名义发布战略转移的行动命令。

10月8日,红军地方部队奉命接替各线防御,主力向兴国、于都、瑞金地区集结。

11日,红军总司令部及直属部队编组成第1野战纵队,中央机关为第2野战纵队,并成立以项英、陈毅为首的中央分局率地方部队留下坚持游击战争。周恩来还利用关系与西线国民党陈济棠部达成了秘密借路协议。

10月16-18日,紧急集结在于都境内的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分别从4个渡口渡过于都河,于10月21日发起突围战役,踏上了“西征”——即后来的长征之路。

在中央红军突围走后的第10天,按照“铁桶计划”推进的敌军先后占领了宁都、长汀、会昌等地,当兵临瑞金城下时才得知红军主力早已转移。

正在北平协和医院住院的蒋介石接到报告后,气得暴跳如雷,知道一定有人走漏消息,连假牙都顾不得戴就立马赶回南昌查办此事。但他直到逃往台湾时,也没弄清究竟是谁向共产党提供了情报。

由于当年的绝密情报仅限于临时中央极少数人知道,而战略转移又仓促匆忙,就连毛泽东等许多领导人事先都不清楚,导致以后的党史文献也很少提及此事。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莫、项二人的功勋。

毛泽东后来知道此事时,曾称赞这份“四角号码情报”功绩是巨大的,解放后他还特意叮嘱南下广东的叶剑英要找到莫雄安排好他的工作。

第一页    上一页    第4页/共5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