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笼络的政客:宋美龄与美国“院外援华集团”(2)
在宋子文离开以后的这段时间内,华盛顿已经不需要巧言令色的中国说客了。因为当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开始定期把美国高级官员派往重庆。此外,宋子文在华盛顿期间刻意结交的“朋友”已陆续进入美国政府的一些重要岗位。
然而,蒋介石并没有忽视充实他在美国的办事机构。1948年夏季,宋美龄的大姐宋蔼龄和大姐夫孔祥熙及他们的儿子赴美定居。很明显,他们也责无旁贷地肩负着蒋介石谋求更多援助的“使命”。
经过这些努力,1948年美国大选以前,蒋介石及其亲信确实利用各种方式谋求到了美国的财政和军事援助。但是这些援助的用途是否合法,常常受到怀疑。当时在美国,到处流传着关于
宋子文和孔祥熙以及他们的家族用这些援助大量投资并从中获利的传说。而且还有人不断提出指控,声称这些利润的一部分又流回美国,用以为国民党谋求更多的援助。
第一夫人亲自出马
由于继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对华援助态度不够积极,蒋介石派驻美国的代表向各方面游说,希望使杜鲁门在1948年总统大选时失利。与此同时,蒋介石还派陈立夫出访美国,交给当时正再次竞选总统的纽约州杜威州长一封亲笔信,并与之进行了密谈。陈立夫刚回到上海,《新闻天地》杂志就发表消息称:“杜威州长竞选为美国总统,似有操胜券之势……据陈副院长立夫云,如果杜威当选,则将采取特别措施向中国供军事援助。”
杜威在1948年大选中的失败,使蒋介石感到失望,特别是得知杜鲁门政府于大选刚刚结束就开始认真地重新估计整个援蒋计划,蒋介石更感到问题的严重了。应该说,这些事态的发展成为了促使蒋夫人于1948年12月1日重返美国的部分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院外援华集团”在随后几个月中整顿和扩大的原因。
宋美龄亲自领导“院长援华集团”的活动,大部分时间是在纽约市里弗代尔区的孔祥熙家里。她同各种团体的中国人举行“每周战略会议”,他们都能在美国政坛进行有效的活动。这些人有的正在国民党政府中做官,有的是先前当过官,而他们又大都是拥有大量财产的富翁。据知情者说,参加会议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人包括孔祥熙和宋子文在内,在纽约市内或者从纽约向外开展活动,其中多数为富豪,却不担任官职;另一类人在华盛顿工作,由蒋介石最信任的代表团领导人组成,包括国民党政府驻世界银行的代表俞国华,驻美国使馆的武官皮宗淦,空军购料委员会驻美人事处主任毛邦初,以及陈之迈等。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但实际上,仍然是他一人独揽军政大权。在这种政治格局下,国民党驻美使馆官员以及蒋介石派到美国的各种所谓代团的负责人依然直接向蒋介石汇报工作。到了1949年年中,也就是宋美龄逗留美国仅仅半年时间,某些负责争取美援的负责人即告知蒋介石,在美国的新的“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