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扩张之路:越南称霸印支那半岛的百年梦想(5)
这些政治因素固然是减缓越南对柬埔寨领土扩张的重要原因,然而同样重要的是湄公河三角洲的自然地形。18世纪,湄公河流域巨大的农业潜质尚未发挥出来,而后来盛产稻谷的万里良田在当时还被一片片稀湿的沼泽所覆盖。即便到了1802年,阮朝统一了越南,湄公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仍是穷乡僻壤,即使到了1859年法国入侵的时候也依然如此。尽管这一地区居民不多,但湄公河三角洲却仍是法国殖民统治伊始之处。在19世纪晚期的印度支那政治区划图上可以看到,越南南部和西南部的边界线那时已经非常接近这一地区了。到了19世纪50年代晚期,居住在湄公河流域的柬埔寨居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越南人所包围。
殖民地时期的渗透
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南部,以及后来对整个印支地区一系列的侵略活动结束了越南的领土扩张运动。大敌当前的形势迫使越南和柬埔寨在边境线上略有调整,这些调整是建立在柬埔寨让步的基础上的。站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法国没有对印支地区进行殖民入侵,那么柬埔寨未来的命运虽说不一定,但很有可能在两个更为强大的领国的夹击中走向灭亡。
历史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柬埔寨国存续了下来,并在法国的操纵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扩张了领土。1907年,作为法国的保护国,柬埔寨重新夺回了早已落入泰国手中一个多世纪的两个西部大省。在法国殖民者统治时期,柬埔寨凭借法国人的势力拓展了领土的范围,并保持了国土的完整性,但越南对柬埔寨土地的蚕食仍在继续。要理解这一现象的原委,就有必要了解一些法国入侵印支地区的政策和动机,以及法国人到此之后那些决定他们行为的动因。
统治柬埔寨其实一开始并不在法国的东方侵略计划之内,当时法国的确考虑过这个弱小国家对法国殖民帝国的意义,但对当时的法国而言,在印度支那的当务之急却是搞定越南。而搞定越南也并非是法国的最终目标,法帝国主义者将眼光放到了更远的战场--中国,对越南的入侵不过是为入侵中国打开一条通道罢了。不过,当时这个想法还非常模糊,法国侵略者对如何打开这条通道尚未形成清晰的概念。直到法国政府开始考虑将湄公河作为与中国贸易的可行之路,而又觉得英国控制下的泰国可能成为障碍的时候,控制柬埔寨的政策才为法国政府所认可。
到了1864年,柬埔寨彻底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但是在法国探险队于1866年~1868年对湄公河流域考察后,才发现要想由这一河道打通去往中国西南部的道路是多么不切实际,除了个别迷恋吴哥窟遗迹的人之外,绝大多数法国政客都对推进工商业感到绝望。柬埔寨也因此而被蔑视为“冥冥中注定要消亡的民族”,看上去好像柬埔寨发展经济的能力和必要条件一点都没有。持此观点的法国政客们这才把目光转向越南,在越南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