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次代理机械师――记某飞行学院一团机务二中队志愿兵侯玉春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十二次代理机械师――记某飞行学院一团机务二中队志愿兵侯玉春

古城保定,绿茵覆盖的机场上,飞机起起落落,车辆来来去去,一片繁忙景象。在这个空军部队里有一位年轻的机务战士,在六年半的时间里维护过九架飞机,担任过十二次代理机械师,为完成训练任务,保证飞行安全,作出了出色的贡献。四次荣立三等功,被军区空军命名为“朱伯儒式的战士”,并荣立了二等功。 “他就是侯玉春。”机务大队长把我引到这个战士的面前,向我介绍说。 “小侯,请你谈谈十二次代理机械师的情况吧。” 他若有所思,笑了笑,便坐下来,从工作包里抽出一本《工作大事记》给我讲起来。 嫩竹扁担挑千斤 侯玉春,山东安邱人,入伍前就是一名优秀青年。一九七六年来到部队。入伍第一年就受到学员大队嘉奖。第二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并光荣地入了党。第三年因发现重大故障荣立了三等功。 一九七九年一月十二日,他开始单独工作,担任42号机的代理机械师。他把一颗心拧在飞机上。每检查一个部位,都高度集中精力,生怕忘记了哪个机件。一遍下来,心里不踏实,又检查第二遍。机械员擦好了飞机,他一检查,不合要求,就带领机械员一起重干。三个月过去了,他的工作井井有条,没有丁点儿差错。 五月六日,吃完了晚饭,指导员把他叫过去,对他说:“中队人员要调整,准备调你到31号机担任代理机械师。”侯玉春听了,心里一惊。 31号机是当时中队里最老的飞机。飞了三千五百多小时,二万五千多个起落,剩余寿命很短。维护这种飞机,要非常细心,稍不注意,就要担风险,就是有经验的老机械师也感到头痛。只担任过三个多月代理机械师的侯玉春,面对这架“老翁”飞机有些犹豫: “指导员,这样的老飞机,又刚发生过重大故障,我能维护好吗?” “能!中队干部反复研究过,你能担起这项重任。”指导员鼓励他。 夜里,这个一向躺下就打鼾的小伙子失眠了。他全面分析自己的情况,坚定了信心:理论浅,可以学!经验少,可以弥补!人生的价值正是在同困难的拚搏中创造出来的。我这嫩竹扁担也要挑起千斤担! 为了维护好飞机,他找来一摞书:《飞机构造》、《发动机原理》、《初教机维护经验》……还有高中数理化,堆起来足有一尺高。一有空余时间,就一行行,一节节,一章章“啃”起来。别人的飞机有故障,他就去观看怎样排除;别的飞机更换附件,他就去帮忙,边干边学。就这样,他的业务理论水平很快提高了,工作也熟练了。 维护老旧飞机,要舍得花时间。他不怕辛苦,不嫌麻烦,每次检查飞机,他检查的项目比别人多,所用的时间比别人长。 七月四日上午飞行,31号机在第二次加油时,他马上跑过去作检查,发现冷气压力偏低,便要求飞行员作试车检查。结果发现是冷气泵不充气。当天晚上点名时,他受到中队长的表扬。 这年八月的一天傍晚,夕阳给天空的云朵镶起了金边,一架架飞机迎着灿烂的晚霞滑到停机坪,作飞行后检查。机务人员检查好自己的飞机,都回去吃晚饭了,只有侯玉春和他的助手仍围着飞机前起落架转来转去。原来,他在作飞行后检查时,发现前起落架斜撑杆接耳处好象有一丝裂纹的痕迹。他把助手叫过来仔细辨认,一时很难确定。他决心还是拆下机件扩大检查,弄个水落石出。他让助手回去吃饭,自己忍着饿,克服一天烈日暴晒带来的疲劳,默默地坚持工作着。汗水顺着他的脸往下淌。助手端来了饭菜,他连目光也没有扫一下。机件拆下来了,确实是一处裂纹。他的脸上立即泛起了笑容,心里甜甜的,感到无限的欣慰。他为飞行安全又把住了一关。 “飞机好不好,要放在飞行实践中考验。”每次飞行后,他都要征求飞行员的意见。有一次下午飞行,在收场时,飞行员说发动机有轻微振动。当天下午他没有去机场,是值班的助手告诉他的。为了弄清情况,晚上,他找到那位飞行员,仔细询问发动机振动的情况。夜里,他躺在床上反复思索着:发动机为什么会振

[1] [2] [3]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