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突击手”――孙生禄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空中突击手”――孙生禄

庄严,肃穆。松柏环抱的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里,安息着一位曾经在朝鲜战场上叱咤风云、以身殉国的年轻的志愿军飞行员――某部飞行中队长、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孙生禄同志。 孙生禄一九二八年出生在河北省定兴县五区坊上村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活的重压磨练出了他坚毅、刚强的性格。在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全国军民对日军展开大反攻的一九四五年,他勇敢地拿起了枪杆,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抗日队伍,那年他才十七岁。战场上,稚气未脱的孙生禄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在一次围歼日军的战斗中,他的枪突然打不响了,正在这时,两名日本侵略者端着刺刀向他冲来。他毫不畏惧,勇敢地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了肉搏。他左拼右冲,勇不可挡,挥枪刺死了一名敌人,接着又和赶来的战友们消灭了另一个鬼子。这一次,孙生禄立小功一次。 一九四七年,孙生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孙生禄被调到空军某航校学习飞行。这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从此以后,他用握枪的手握起了驾驶杆。他刻苦学习航空理论和驾驶技术,以优异的成绩从航校毕业,被分配到航空兵某部。 一九五○年底,美军在朝鲜半岛燃起战火,大肆屠杀人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义无反顾地组成志愿军入朝作战。不久,孙生禄所在的部队也跨过了鸭绿江。 从那以后,孙生禄就和他的战友们在异国挂满硝烟的天空上筑起了铁网。到一九五二年冬天,他领导的中队已经击落击伤敌机八架,他自己击落敌机三架,击伤一架,成了着名的“空中突击手”。 美空军在遭到中朝空军沉重打击之后,调来了一个所谓“王牌的王牌”的航空联队,倚仗飞机速度快、性能好和有飞过几千小时的飞行员,寻机挑衅。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二日下午,美空军出动了一群“王牌”飞行员,掩护一批轰炸机向铁山半岛和鸭绿江沿岸窜来。情报传来后,我大队机群立即出航截击。 战斗开始了。空中指挥员王海正率领机群勇追一批敌机,突然,从右上方冲出四架敌机,直向王海扑去,眼看就要开炮了。飞在机群后面的孙生禄见状,立即下了决心:“冲上去,保卫指挥员!”他急促地呼唤僚机,并和僚机一起加大油门从正面插入敌阵,把四架敌机吸引到自己身边。敌机射出的炮弹,象一条条火龙般扑向他。他不顾敌人猛烈的炮火,如一柄利剑,一下子就把敌人的队形搅乱了。可是,四架敌机很快又重整了队形,疯狂地压向他。他把机头一昂,霍然腾上高空。敌机紧紧咬住他不放。他把心一横,掉头直向为首的一架敌机撞去。敌机慌忙避让。他在僚机的配合下,终于打退了敌机。 接着,孙生禄迅速向空中指挥员靠拢。他飞着飞着,猛然看见右方另外四架敌机咬上了兄弟中队,而兄弟中队的飞行员正在与正面的敌机格斗,无暇对付后面袭来的敌机。孙生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毫不犹豫地单机冲向偷袭的四架敌机。敌机的阵势被冲散了。孙生禄趁着敌人惊慌转弯的节骨眼,大胆切半径,套住一架敌机,在四百米的距离猛一开炮,将敌机彻底逐出天空。 就在这时,另三架敌机从后上方向他扑来。正当敌人要开火的一瞬间,他猛然来个下滑倒转,然后又一拉机头来了个急上升,正好绕到敌机后上方,咬住了一架敌机。随着孙生禄机头射出的猛烈炮火,面前的对手便永远地从天空中消失了。敌方一见损兵过半,不敢恋战,落荒而逃。 空战结束了,孙生禄驾机退出战区。途中,云朵里忽然闪出两架敌机,向他开了火。他的飞机当即中弹十二发,损伤严重。他敏捷而机智地操纵着飞机,用力一拉操纵杆,飞机骤然跃升,紧接着又急转直下,扑向两架敌机。对方一见捞不到便宜,反而有丧命的危险,于是掉头溜掉。 虽然摆脱了敌人,危险并没有解除。孙生禄的飞机几乎失去了控制,座舱盖被敌人打坏了,冷风象刀子一样刺向他,他睁不开眼,抬不起头。这样的时刻本该跳伞了,但他不忍心丢掉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